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招商引资 >> 正文

《汕头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方案

    来源:新浪房产    作者:     2014-09-07     浏览:

  • 字体:

  【项目简介】

  汕头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资源短缺时代下的城市空间转型升级

  汕头发展历经辉煌,也饱受波折。近年来,汕头又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宏观发展环境已与十年前大相径庭,土地、资金、劳动力充分供给的局面已不复存在,汕头也面临着人才不足、人地矛盾突出、水质性缺水等诸多挑战。

  “资源短缺”的时代背景下,汕头要切实转变广东以往城市无序蔓延的发展模式,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基础上,拓宽容纳社会经济发展用地需求的途径,建立高效、有序的城市发展框架,不断推动城市“精明增长”。

  一、发展提升和空间转型策略

  1. 探索“两岸四地”合作开放新模式,引导城市从“一无所依”走向“面面俱靠”。

  立足经济特区扩区以及与港澳台的地缘、人缘优势,突破其它特区以双边合作为主的传统模式,积极探索“两岸四地”全方位合作新模式。构建“三向拓展”的对外开放格局:通过深化实施CEPA,加强与港澳的金融、航运及旅游业合作;全面落实ECFA,进一步拓展对台文化、教育和农业合作;与海外潮汕人有重大影响的东南亚及世界其它地区展开国际合作。打造以汕头为核心的“三圈辐射”对内合作格局:积极构筑“一小时”汕潮揭地区服务圈,推进汕潮揭同城化发展;积极构筑“两小时”粤东北地区服务圈,为汕尾、梅州、河源等粤东北城市提供金融、商务、航运、会展等高端生产性服务;积极构筑“五小时”环珠三角东部地区服务圈,为赣南、闽西等环珠三角地区提供出海通道和梯度生产性服务。

  2. 构筑以汕头为核心的“三位一体”汕潮揭同城化发展格局,引导城市从自我发展走向协调发展。

  充分发挥汕潮揭同城化发展牵头市的责任,以汕头为龙头推动三市实现产业融合、交通一体、设施共享和环境齐治。通过推进汕头河港、揭阳空港和潮州高铁港“三港联动”,以“港际联盟”等方式,加快推进汕潮揭交通同城化步伐,共建“一小时生活圈”;建立“三江归海”区域产业发展格局,以海港和滨海地区为龙头,以练江、榕江和韩江为纽带,积极打造三大特色产业板块;环绕桑浦山积极营造“三城拱山”区域人文格局,打造潮汕人共同“心灵家园”,增强海内外潮汕人认同感和归属感。

  3. 塑造“文化引领”的现代潮汕文化核心体验区,引导城市从“千城一面”走向独具特色。

  构建以海岸带串联韩江、榕江、练江三大水系的河网水系,串联水岸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建立水脉、文脉、人脉“三脉合一”的“蓝网”系统,不断提升滨水地区公共空间的吸引力。

  4. 建立多元复合的生态安全格局,引导城市从“发展优先”走向“生态优先”。

  创新利用填海造绿地的方式增加生态岸线,依托三江河口建设三大滨海湿地系统,构建近海生态屏障;构建森林公园、城市公园、片区公园、社区公园等,以覆盖城乡的“绿道网”串联多层次的生态绿地系统,营造“森林围城、步步见绿”绿色发展格局。

  5. 确立以“双快”网络为支撑的智能化交通体系,引导城市从“线性蔓延”走向“精明增长”。

  重点建设“两环九射”的轨道交通网络,串联各级服务中心和新兴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一环三横九纵”的高快速路网,串联传统产业、临港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形成便捷联系物流园区和生产基地的智能化货运网络,推动建立现代生产体系。

  6.统筹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引导城市从城乡分离走向城乡统筹。

  开展“经济、社会、文化、城乡、生态”五个统筹的顶层制度设计,积极推动城乡统筹发展。通过建设“完善社区”,重构城市社区管理单元,建立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以社区转型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建立新型村庄整治模式,通过划分小流域单元、结合小流域治理措施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同步提升城乡环境品质与农村生活品质。

  7. 形成“集群发展、循环配套”的现代生产体系,引导城市从“高耗低效”走向“智慧低碳”。

  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为驱动,将传统农业发展为融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创意农业”。实施“产城互动”策略,优化工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打造传统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临港装备制造业发展,积极走向海洋时代;建立新材料、海洋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以高新科技产业加速工业体系现代化。强化与国际接轨的高品质服务功能,推进生产服务业集聚化、生活服务业连锁化和现代服务业开放化。

  8. 构建四级新型空间载体,引导城市从混乱无序走向有机生长。

  立足于经济特区扩围的有利条件,以汕潮揭同城化发展为趋向,构建流域发展板块、主题城市分区、复合功能组团和战略性发展单元等四级新型复合空间载体:打造区域分工明确、产业链配套完善的练江、榕江、韩江三大流域发展板块;构建主导功能突出、城乡统筹发展的六大主题城市分区;打造产城融合、园镇互动的35个复合功能组团;重点建设一批引领城市和产业发展的战略性发展单元。

  二、目标定位和空间布局

  9. 建设“美好城乡”的发展目标

  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深刻全面转型的新时期,要建设“开放汕头”从自我发展向协调发展转变;要建设“和谐汕头”从城乡分离向城乡统筹转变;要建设“智慧汕头”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要建设“绿色汕头”从发展优先向生态优先转变;要建设“人文汕头”从“千城一面”向特色风貌转变,把汕头率先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宜休闲的“美好城乡”,争取更加主动的机会,占据更加有利的地位。

  10.确立“四大高地”的战略定位

  未来汕头要大力发展海洋产业、文化产业、高端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和区域影响力,构筑一个新兴生产要素集中、现代服务体系健全、生活环境和谐优美、法制建设全面深入的“开放改革高地”、“生产服务高地”、“新兴产业高地”和“文化发展高地”,发展建设国家经济特区、粤东经济中心、岭南文化名城和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和海滨城市。

  11. 塑造“三江四山、一带三轴”城市空间结构

  积极应用有机疏散和山水田园城市规划理念,以空间创新促进发展创新,确定“三江四山、一带三轴、六大主题城市、十九个战略性地区”山海守望、城景交融的城市空间结构,为汕头建设“理想城乡”提供优良平台。

  12.建立“三规融合”的土地利用模式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和“主体功能区规划”要求和汕头发展实际,依据发展单元主导功能划定十四类主体功能分区;遵循自然山水格局,通过多重导向用地因素叠加分析,科学确定建设用地布局;划定优先发展区、潜力增长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等四条控制线,协调主体功能区划、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空间边界和管制,落实“三规融合”。

  13. 营造六大各具特色的城市景观分区

  将现代化城市功能、潮汕文化传统和滨海自然肌理相结合,依托交通干线引导城市自然生长,塑造汕头拥山滨海、人文与自然景观紧密交融的理想城市形态。

  三、行动计划和实施机制

  14. 确定“远近结合”的分期建设安排

  保障长远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规划将政策及空间安排落实到近、中、远不同建设时序上,引导汕头城市建设科学开发、有序推进。

  15. 确定“八大”重点行动计划

  在开发建设时序指引下,针对现状情况“中心城市”、“宜居城市”、“人文城市”“森林城市”、“水岸城市”、“智慧城市”、“公交城市”、“安全城市”等八大城市行动计划,并根据不同项目明确实施路径和实施主体。

  16. 提出“全程评估”的规划实施机制

  规划提出了七个方面的规划实施机制,具体包括构建全覆盖的空间信息平台、完善城乡规划的评估和监测机制等。

  【规划方案附图】

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图

城市空间结构图

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图

产业规划图

历史文化保护规划图

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图

  【单位简介】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该院是国内综合实力较强的规划设计研究机构。历年来,该院在宏观规划方面主要包括全省城镇体系、珠三角城镇群、广东省东西两翼城镇群、粤港澳一体化发展和横琴总体规划等。该院深刻把握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宏观战略决策,多次主持负责广东省住建厅组织的城市规划政策、法规的制定,是《粤东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编制的牵头单位。

  本次项目负责人宋劲松副院长,主持及参与制定《广东省城市规划指引(系列)》、《珠三角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粤港澳地区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珠三角城乡一体化规划》、《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等重大区域和城市规划200余项,也是粤东城镇群规划项目主持人,对广东省域,尤其是粤东区域发展情况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