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家名人观点 >> 正文

陈雨露:大学应引领文化科技创新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姜葳    2014-09-05     浏览:

  • 字体:

   “如果把建设世界城市比作一列奔向新梦想的火车,两个重要轮子就是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而大学是重要的引领和支撑。”

  “高考状元投奔港校是在享受国民待遇,不算‘流失’;出国上大学则是对国内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有不满之处。”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代表昨天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

  大学是引领和支撑力量

  记者:看了党代工作报告,哪些论述给您留下了深刻印象?

  陈雨露:对报告印象最深的是“两个梦想”。一是圆了中华民族的百年奥运梦想,同时又展开了一个新的梦想——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这宣告中国要复兴东方文明之都,而民族复兴和国家和平崛起的支点就是北京这个中国特色世界城市。这将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进程。如果把它视为一列奔向新梦想的火车,两个重要轮子是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大学将在其中发挥引领和支撑作用。

  建设世界城市,科技创新是硬实力。无论是学科前沿技术还是院士数量,大学中科技人才聚集度最高。大学同时也是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主要阵地,在文化创新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要建设世界城市,不是中国和本区域的,需要在全球视野下去建设,大学在开放性和国际化程度方面都有优势。

  出国上大学应引起深思

  记者:高考分数刚刚放榜,状元的去向选择也成为各方关注焦点。这几年港校风头强劲,连续“抢”走了多位状元,但今年北京的两位状元却双双放弃港校。

  陈雨露:与前两年相比,我认为状元热现在已经降温了。从试卷题目、选拔方式都有很大改变,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

  需要强调的是,考生选择港校读书,乃至毕业后留在香港,也是建设国家。这是在享受国民待遇,不能算“人才流失”。

  记者: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高中毕业生干脆放弃国内高考,出国读大学。对此,您有什么建议?

  陈雨露:不参加国内高考,出国上大学应该引起深思。当然这其中有人们经济水平提高的因素,但背后隐藏着对目前国内应试教育和大学人才培养体系有不满意之处,特别是对二本、三本大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忧虑。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纲要》公布之后,预计未来一年中,各个大学陆续会推出根本性的人才培养改革措施。要坚持提高高等教育水平。

  我不反对出国念大学,而是反对盲目出国。中国只要提升自己的教育质量,就能利用成本优势留住人才苗子:在国内读大学英语照样过关,照样能提升综合素质,照样能享受教学相长的互动式教学方式。

  人大在京录取比例略降

  记者:有些网友质疑名校在各地录取分数线的差别,比如北京考生的分数一般比湖南、山东低100多分。这实际上是高校在各地录取名额分配的公平问题。您对此有什么看法?

  陈雨露:各大学的高考录取名额分配是历史形成的,不一定是绝对公平的,但却是相对平衡的。当然根据与时俱进的原则,对名额进行适当调整也是应该的。不过在任何国家,属地都会相对占点“便宜”,确实会有水土、户口等一系列客观因素的优势。

  近几年来,北大、清华、人大、师大这几所高校北京生源的录取比例有所降低。以人大为例,来自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源一直在提高,自主招生也推出了寒门学子的“圆梦计划”。

  高校排名应超西方标准

  记者:党代会报告中也提到,“支持有条件的高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近些年社会上也一直有高校排名榜,一度引起各方争议,不知道您是否关注人民大学的位次。

  陈雨露:应该把眼光放得更高更远,不要纠缠于国内的你高我下、此消彼长。中国第一团队的大学应该互相帮助,众志成城一起进入世界名校的行列。各类排行榜也不一定科学,因为很多东西确实是不可比的。比如清华的工科人大根本就没有;人大的社会科学中有多个学科排在中国第一,清华也不好比。你很难说是工科或文科哪个更重要。而且整个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也是有历史阶段的,之前对搞技术、搞工程的需求多一些,未来一段时间也许对人文社会科学更需要一些。

  人大如果被排名牵着鼻子走,实际上就是被西方学术标准牵着鼻子走。因为现在大学排名的基本指标采用的是西方体系,比如论文发布数量等。我们要超越西方标准,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谁是一流大学,只有一个标准,就是看谁为国家崛起、和谐世界作出的贡献大。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