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家名人观点 >> 正文

许维鸿:券商行为互联网化

    来源:和讯网    作者:许维鸿    2014-08-30     浏览:

  • 字体:

  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链的改造异常深刻,作为高端服务业的金融行业不可避免地面临变革。春节刚过,“三马(马云、马化腾、马明哲)”联手成立的“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取得了保监会的批文,标志着“互联网用户”第一次成为一个实体财产保险公司的目标客户!让大家眼前一亮的是,以往多被诟病“保守有余、创新不足”的保监会,在互联网化的大潮中在“一行三会”中走得最快。我们不禁要问,锐意进取了一年多的证监会,又会如何应对?券商行为互联网化的后果将会如何?

  其实,券商与互联网的姻缘往来早已开始,也可以说是证券行业最早尝试营销互联网化、通道互联网化、服务互联网化。如今,只要有互联网接入的地方,国内的股民到处都可以从容下单,参与沪深两市的交易。但是,股票投资毕竟是一个基于信息不对称的交易模式,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深入生活,投资银行业务、或者说批发银行业务如何互联网化,不仅仅中国,全世界也在摸索。

  我认为,券商行为必须互联网化,而这种互联网化必须跳出传统的业务范畴,从“大资管”的角度来开拓,争取高净值的互联网用户,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换言之,券商利用互联网,应该从现有网上销售理财产品、投放广告、开通微博互动平台这些初始阶段的交互业务上,向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

  由近及远,最看得到未来的券商行为互联网化是身份认证技术的应用,进而实现非现场开户。随着营业部设立条件的逐步放宽,及证监会对非现场开户的认可,通过互联网技术代替传统物理网点,不仅可以大大节约成本,还可促进券商的做大做强,改善目前中国证券业的竞争格局。

  再往深入发展,是券商参与“网上银行”的竞争!券商代销金融产品业务范围的逐步扩展,券商大资管的版图必然扩张,互联网技术助力“离柜业务”的松绑,券商可以将自家和代销的金融产品放在网上销售,并在此基础上增加电子商务功能,例如将研究成果、资讯产品、VIP终端等付费服务也放在网上,从而为投资者提供类“网上银行”服务。

  大资管业务的扩张,是一个券商全面业务覆盖的过程,是一个券商、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私人银行、甚至保险公司争夺高净值客户的过程。客户期待的,是一站式的金融服务——也只有通过互联网,券商才可以为客户量身定做全投资、消费流程的财富管理产品,从基于研发业务的客户咨询、到基于资产管理投资标的配置、到多风险收益匹配的理财产品选择,进而实现大资管“落地”的产业链。相比于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券商在卖方研究、投资定价、衍生产品、量化交易的优势,只有互联网化才能够实时运达给客户。

  难怪在本文伊始提到的“三马”财险获批新闻一出,就有很多人重提“网络券商”的概念,即现有券商通过类似的强强联合,针对互联网用户提供大资管服务。在我看来,这种网络券商的概念,除了证监会自上而下的松绑,还需要券商从内部适应这种互联网化的文化。

  传统的券商业务,被分割为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投行业务、自营业务、研究业务等多个独立的业务组团。各个业务组团间是一种松散的合作关系,虽然从风控角度易于管理,但是显然不适应新的互联网文化要求。以现有中国互联网模式最成功的腾讯为例,一个成功的互联网化运作的企业,其不同的产品线必然是互通互补的——从客户体验角度,QQ聊天工具、腾讯网站、微信平台、腾讯浏览器、腾讯手机软件、乃至QQ游戏都是一体化的资源共享。

  借用专业的互联网术语,一个券商如果想在创新的时代成功,必须能够黏住客户。在信息交互异常迅速的“大数据”时代,客户信息是企业成功的关键,正如阿里巴巴最近的战略,首先是搭建平台,第二是整合数据,第三才是应用金融。我想,如果年内传出金融业内领军的某大证券公司,与电商业内领军的某大信息公司合作,成立合资的“网络券商”,并被证监会鼓励,应该不算意外。

  作者简介:许维鸿,和讯专栏作者。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国格勒诺布尔高等商学院,获国际经济学硕士学位。曾就职于英国路透集团、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法国外贸银行集团巴黎总部。2008年回国后,加入国都证券,曾任研究所所长、宏观经济首席研究员。2012年加入西南证券,任研究与发展中心业务总监。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