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商声音 >> 正文

罗康瑞:美好城市要开辟更多更方便的公共空间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谈燕    2014-08-27     浏览:

  • 字体:

   城市更高更美,但其“触觉”、“味觉”是否真的让人感到亲切?城市空间再造,是否会让极具地缘特色的生活方式、传统民风逐渐消散?

   在昨天首讲的“海上博观”城市文化讲坛上,与会嘉宾不约而同地谈到,在当前大规模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了各地城市文化趋同、城市发展与城市文明不匹配甚至相脱节的 “通病”,城市公共空间的缺失以及相关民间文化传统和心理的消失,都不利于城市文明长远发展。

   “在"新天地",道路宽度是以看到对面行人的眼睛作为尺度的。”瑞安集团主席罗康瑞提及这样一个细节,“因为大家都希望经常跟朋友见面交流。”

   在罗康瑞看来,走进一座城市,如果最漂亮的房子是政府大楼和公园、街道、图书馆、博物馆、商业场所等公共场所,抑或私人住宅,这就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好城市。“我们还要看这座城市孕育的公共空间与公共文化。”“到处崛起的高楼大厦,让大家减少了交流。很多人关上门,上网购物或娱乐,城市公共空间越来越少。”

   “一座美好的城市,要开辟更多更方便的公共空间,让市民愿意走出家门多交流。多交流,城市会变得更和谐、更开放,市民就会敢于主动与陌生人讲话。而与陌生人打交道,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和胸怀。”罗康瑞谈道,多交流才能互相启发,产生创新灵感,这是创新型城市的文化。创新型城市的特点,不是少数精英去创新,而是大多数人都去创新。

   再过1个月,巴黎塞纳河岸边的特定区域,将变成沙滩,让没有钱出游或者是没有时间出游的市民也能感到他们度了假、享受了阳光。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以这一例子说明,城市公共空间不仅是物理空间,也是心灵空间。

   周汉民认为,城市公共空间的开拓,需要强调的是生态意识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仅仅有意识文明是不够的,制度文明是当下社会最缺乏的。走遍中国,很多地方都存在无序开发问题。“城市公共空间开拓,还必须十分强调生态行为文明。制度和法律不是自己可以走路的,由此,行为文明是当下最需要关注的。”他还表示,“应集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民众之力,共同开发城市公共空间。”

   本次“海上博观”城市文化讲坛由黄浦区委宣传部、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新天地”共同发起,希望通过系列活动,汇聚社会各界精英的思想碰撞以及专家的真知灼见,为促进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匹配和互动提供全新思路和解决途径。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