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家名人观点 >> 正文

程喻:暴跌!信心还是要有滴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2015-05-30     浏览:

  • 字体:

5000点是否会调整,办公室分成了两大阵营,老王信誓旦旦说“5·30”暴跌不会重演,他是对的,因为今年5月30日是星期六,休息日不交易。但阴差阳错,老辈儿的人认阴历,2007年5月30日,是阴历4月11日;2015年5月28日,也是阴历4月11日。

每次大跌,都是一大批段子批量诞生,比如上面这条,还有人说这两天,很多人悄悄把辞职信撕了,以百倍的热情,投入到已略显生疏的工作中。哪有这么夸张,过去10个交易多少个股累计涨幅都在20%以上,就算股票跌停都尚有盈利,兄台你还赚着钱呢,天台还很遥远,就不要麻烦警察叔叔和消防员哥哥了。况且,在前期积累了巨大的获利盘后,一次像样的调整更有利于风险释放,那句话怎么说的:深蹲起跳。就像1月份那次调整,当日上证指数就下跌了7.7%,但仅用5个交易日就创出了新高,一直涨到周四之前。

我不是说很快就会收复失地,只是可能性很大,这种底气并不是来自于A股市场本身,要知道,周四暴跌同“5·30”一样,都让A股市场一个重大特征暴露无遗:太情绪化,很容易极端,要么是漫漫熊市,一旦转牛又不顾一气迅速冲高,投机情绪成为市场的主流。情绪这东西,哪里是能用业绩、估值这些数据量化的,身在其中,多少人能够保持理性,不过是被羊群裹夹着往前走罢了。

这底气,来源于近日某权威媒体对某匿名权威人士的专题采访。对于这篇报道,这两天已经有了太多太多解读,作为升斗小民,只能用自己浅薄的经验来理解并消化:“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关键作用”、“能不能把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是支撑稳增长的关键”。言下之意,是要把居民放在银行的天量储蓄,变成“投资”资金。怎么变?又不能下道命令让老百姓把钱全部撤出来,只能是慢慢引导。所以我们看到,一方面存款利率在不断下调,另一方面股市的赚钱效益在不断放大。资本都是逐利的,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自会自觉自愿地做好搬运工一职,“嚇嗞嚇嗞”地把钱腾地方。从余额宝一类的产品诞生之日算起,这个过程满打满算不过两年多时间,且没完成其使命。直到有一天,大部分资金真正流入实体经济,这才算是干得漂亮。高屋建瓴地看,就算权威人士所说的“投资”并非指炒股,但居民把储蓄投入到资本市场,再由上市公司和机构,把这些钱用于“投资建设”,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必定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有信心,才会有底气。就像一位市场大佬说的那样,他从来不为自己的持股设定目标价位,而是每个月复核“投资理由”,评估对投资组合里每一只股票的信心程度,给它们分别打分:强力买进、买进、持有、减持还是可疑?他说这样不仅能让自己建立自信,还能额外督促他多做功课:更多地了解公司,与同类个股进行比较;看更多的分析报告,甚至亲自去公司走一趟。这种方式,相信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也同样适用。因为预测估价是一件特别不靠谱的事情,特别是在牛市,常常听人说,某某股涨到40元我就走,但往往60的时候他还在,还特别高兴,认为正是自己英明地决策才多赚了50%的利润。但实际是在违背操作策略,也就等于没有策略,随波逐流罢了。

怎样才能确定自己的信心呢?尤其是在遭遇市场大跌时候,那就问问自己:明天开盘,假如你手中现金满满,会不会在当前价位继续买进?你会吗?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