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家名人观点 >> 正文

胡迟:主要指标出现积极改善 以供给侧改革加快转型升级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胡迟    2016-05-12     浏览:

  • 字体:

智库观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季度经济指标的公布历来备受重视,因为它有很强的风向标作用,今年一季度的数据就更加备受关注,它不仅对预测今年中国经济的走势具有风向标意义,甚至还对推断整个“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的增长趋势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

主要经济指标均出现积极改善

虽然一季度经济仍然延续下行,但是固定资产投资、用电量、全社会货运量、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等主要经济指标在近期都出现了积极的改善。最新数据显示,3月PMI为50.2%,比上月回升1.2个百分点,自去年8月以来首次回到荣枯线以上。一季度我国外贸逐月回稳向好,3月份出口逆势上涨,同比增长18.7%。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8%,高于市场预期的5.9%,比1—2月份加快1.4个百分点。从结构来看,房地产对一季度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升。央行新近发布的《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一季度金融机构人民币新增贷款中有1.5万亿元流入房地产行业,房地产贷款(1.5万亿元)远超小微企业贷款(9109亿元)。

实际上,稳增长的调控举措一直没有停止。1—3月,公共预算支出保持了15.4%的增速;广义货币供应量保持了13.4%的增速,这都为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局面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投资情况看,在大量稳增长投资项目的带动下,1—2月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13.9%,增速比去年提升9.4个百分点;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41.1%,增速比去年大幅提升35.6个百分点。这预示着未来大量新开工项目将陆续出台,从而有力地推动投资增长。赤字率提高到3%,大量财政资金将投入到稳增长项目中。海绵城市、地下管廊、城市群间高速网络、新改建20万公里农村公路,都将激发投资需求。PPP项目落地加速,财政部及发改委PPP项目库总投资额超过12万亿元,有助于释放稳投资能力。综合判断,各项稳增长政策释放效力,2016年投资增速可能高于去年。

近期,世界银行、IMF等国际机构都表示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信心。世界银行新近发布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将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2016年全年的增速预测调低至6.3%。对中国经济2016年的增速预测,则保持不变。IMF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中,将今明两年全球经济、美国经济、欧元区经济、日本经济的增速预测全部下调。唯独上调了中国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速预期,上调0.2个百分点分别至6.5%和6.2%。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在全球都需要一场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率先明确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向,并已进入细节落实阶段,在应时而变的政策理念上领先一步。推动结构性改革目标的实现,不仅可以确保中国经济未来一个时期的中高速增长,而且中国经济的效益和质量也会不断地提高。

当前,我国经济存在严重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多数传统行业总体上存在产能严重过剩,另一方面但也存在高端领域的产能不足。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针对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从经济运行的源头入手,从产业、企业进行,从宏观和微观加快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举措。

一是通过有效完善供给结构,在结构调整和稳增长之间达到平衡点,在化解产能过剩的同时,向增量要效益,瞄准产品有市场、产业符合国家政策、投资有效益、科技含量高、市场有竞争力的增量,促进产业结构逐步迈向中高端。

二是推动企业加强产品、服务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当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技术发展仍以跟踪技术为主,科技创新转化力仍然不足,我国创新产品的缺失不仅制约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也影响了扩大内需的实际需求。企业理应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力军和突击队。要靠产品研发和创新来提高中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企业通过供应链优化,从订单层面的小优化上升到产品层面的大优化。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贯穿于整个公司的战略活动,整体提高企业的效率,并节约成本,最终增加管控能力、优化供应链,提升协同效应。

充分发挥服务业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目前,服务业占GDP比重及其对增长的贡献均超过第二产业,标志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开始发生质的飞跃。中国将来GDP的增长不是看工业的脸色行事,而是看服务业的脸色行事。服务业成为经济的第一大产业对经济增长带来广泛影响。

一是服务业发展降低投资增速,影响潜在增长率,从平均水平看,服务业的资本密集度与工业基本相当。由于近年来服务业中高增长部分主要是资本密集度低的生产性服务业,如批发零售业、物流业与金融业。服务业占比提升将降低我国经济对投资的依赖程度,进而降低经济潜在增速。

二是服务业占比提高将平抑经济波动,由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全社会流通效率提高,生产组织可以更加有效,从而降低存货的绝对水平;服务业需求不存在跨期支付的问题,需求释放平缓稳定,有利于经济平稳增长。

三是服务业对劳动力的需求强度高于制造业,其就业带动效率高于制造业。且与我国劳动力供给状况相匹配。因此,服务业占比提高有利于增加就业,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四是技术进步速度放缓,但服务业对效率提升的重要性加强,随着我国后发优势的逐步释放,制造业技术进步速度放缓。服务业主要依靠人力资本的投入,效率提升需要教育、培训等行业长期投入才能实现。服务业占比提高,我国技术进步速度可能进一步下降,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进一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突破口。

(作者系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