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专家名人观点 >> 正文

周子勋:稳定市场预期 宏观策略需“两手抓”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    2016-08-10     浏览:

  • 字体:

时报时评

国家统计局8月9日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CPI同比上涨1.8%,连续三个月走低,创六个月来新低;PPI同比负增长1.7%,连续第七个月收窄,为近两年来最小降幅,环比由降转升。在通胀水平连续走低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动向也备受各方关注。日前召开的2016年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时,在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的同时,指出要保持灵活适度,适时预调微调,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8月6日,央行发布今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也多次强调要用稳定的宏观经济政策稳住市场预期,强调要关注实体经济特别是产能过剩行业、房地产、地方政府性债务等领域风险。

毋庸讳言,当前经济形势难言乐观。以海关总署刚刚公布的7月份外贸数据为例,虽然7月份出口有所增长(增长2.9%),但外贸形势与当前整体制造业走势大致吻合。7月份制造业PMI为49.9%,落入景气收缩区间。从分项指标看,衡量企业景气度的最关键指标——生产指数7月份为52.1%,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考察企业前景潜力的新订单指数为50.4%,比上月微落0.1个百分点,这表明企业活力和市场需求都明显下降。

经济增长放缓并不令人意外,关键是经济放缓的速度和幅度。未来一段时间,消费的改善能否抵消中国经济增长传统板块下滑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是市场关注的焦点。就此而言,下半年中国经济政策仍需精准发力。但不要奢望央行能大幅“放水”。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上,已经明确了要抑制泡沫和不频繁降准。市场认为,未来央行中性适度的货币政策将偏紧难松。从某种意义上说,央行正在改变与市场的沟通方式,通过信息披露来加强对市场预期的引导,而不是如过去一样“出其不意”地调整货币政策,打市场一个措手不及。

可以认为,下半年宏观政策将会坚持“三去一降一补”,加大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只要经济增速不出现显著失速的风险,中国的宏观政策就将维持稳定,更多使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来进行调整。事实上,中央已经定下的宏观策略是“两手抓”:一手要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结构调整,做好“三去一降一补”;另一手则适度扩大总需求,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注重相机、灵活调控,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当然,真正做好这一平衡并不容易。在转型时要维持一定增速,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速不可或缺。但需要注意,在转型期维持短期增长的现实压力下,在执行中很容易掉进旧轨道。当然,这并不是否认扩大总需求需要加强投资,而是担心如果只依赖政府投资引导,会很容易回到旧的模式依赖。

如果一门心思地专注于投资保增长,这多少会影响新常态下的转型调整和改革。因此,维持一种适度平衡是宏观政策应该实现的目标。强调投资在当前应该注意两个平衡:一是政府和国企投资与民间投资的平衡。如果不启动民间投资,仍然试图依靠政府投资“一柱擎天”,肯定不可持续,而且会制造更多的投资结构上的隐忧。二是投资与消费的平衡。如果宏观政策不考虑到中国经济向消费的转型,必然是短视的政策。事实上,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推进,居民消费的稳定增长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愈加明显。

从决策层以及中央经济智囊最近透露的信号看,中央的经济工作重心正在转向切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将极大地改善市场预期,并释放更多改革红利以减轻改革阵痛。当然,中央也不会容许经济出现断崖式下落,仍会坚守不发生全局性、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把握好改革、增长和风险三者间的关系,尤其是金融系统风险。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