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管理实践  >> 正文

私营企业治理结构的思考

    来源:北大纵横    作者:祁建伟    2014-09-14     浏览:

  • 字体:

 个体企业、大部分私营企业不存在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因为没有代理问题就没有治理结构问题,代理问题的实质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但部分较大的私营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问题比较突出。

  我国私营企业目前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第一,企业内部成员之间的产权界定问题。私营企业的总体产权很明晰,但在一些家族式企业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产权不清往往导致分配问题的出现,并最终影响了企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

  第二,股权集中。股权集中的好处是企业的一把手可以一个人说了算,什么事情一把手点头就决定了,这种情况下决策的效率很高,决策起来很容易,企业的领导人如果头脑非常清醒、知识很全面企业会发展的很快。但如果企业一把手一时犯蒙、个人知识方面有短处、一旦作出了错误的决定,企业内无人能够否决他,没有人能够制约他,这就是股权集中的坏处,特别是在企业非常成功的时候一旦在重大问题做出错误的决策,企业会很快失败。

  第三,公司的股东担负着多重角色:股东、经理、董事,比较容易产生定位混乱问题,形成一种闭路循环:经理层对董事会负责,董事会对股东会负责,而股东又是经理层。

  第四,如何引进并保留外部人才。

  私营企业为长期稳定的发展,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是必由之路,企业治理结构的完善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明晰产权。私营企业要根据《公司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界定产权,保证企业的长期发展。

  第二,加强制度建设,拟定相关议事规则。

  第三,激励制度创新。给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才一定比例的股权,激励他们更加有效的工作。对经理层实行年薪制。年薪收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根据公司经营管理的难度确定,表现为固定收入,这部分不宜过高;另一部分则完全同公司的业绩挂钩。

  第四,在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各自的权责分配上要避免交叉,人员组成上尽可能不要重叠,保持各自工作的独立性,可考虑设立独立董事。

  第五,重视对监事会成员的激励,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作用,让监事会对经理层有一定的考核权限。

  第六,重点用经济契约来界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

  第七,规范层层代理行为,形成有效的层层代理机制。

  私营企业一定要完善治理结构,消除家族式管理的弊端,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