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学史话 >> 正文

抗战时期的潮汕话剧

    来源:     作者:谢惠如    2014-09-14     浏览:

  • 字体:
 抗日战争时期,潮汕地区凡人口较多的城镇,几乎每所中学都成立了抗日宣传队、话剧团社,此外也有由工人、市民所组织的类似团体。爱国青年运用话剧这一最直接、最有力的宣传武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起到了一定的鼓舞作用,产生较大的影响,也为潮汕话剧运动史写下光辉的一页。
  
  抗战期间,潮汕话剧运动较突出的有:
  
  揭阳“青抗会”:该会会员皆为热血青年,他们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投身于如火如荼的救亡运动中。他们纷纷走上街头,演出《小黑子》、《泪痕》、《邓三》、《放下你的鞭子》等剧目,发挥了巨大威力,也为揭阳话剧运动奠下了基础。1939年,汕头、澄海、潮安相继陷入敌手,揭阳成为整个潮汕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总枢纽,许多文化人都集结于此。其时,揭阳可以说是潮汕话剧运动的中心。
  
  首先是学校话剧活动一马当先,别开生面。南侨中学、韩山师范学校其时由潮安迁校至揭阳古沟乡)、真理中学等,以“青抗会”员为主体,组织演出大型优秀话剧《雷雨》、《家》、《愁城记》、《法西斯细菌》等。
  
  在抗日爱国热情的推动下,聚集于揭阳的话剧工作者甚多,如郑筠、黄帆、刘瀚、林家驹、魏明河等其中部分为“青抗会”员)。他们排除种种阻力,组织“联艺剧社”,公演《大地回春》(陈白尘编剧,郑筠导演等,标志着当时揭阳话剧运动的蓬勃发展。
  
  惠来银河剧团:该团由惠来县的爱国师生和社会青年组成。抗日时期,该团经常深入圩镇乡村演出。剧团的主要发起人吴健民,当时任中共惠来县工委青年部长,在剧团培养吸收党员。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工作的张庚,经常为该团寄来鲁艺及剧宣队的各种资料。这些都使剧团能在惠来的抗日运动中蓬勃发展。
  
  金山中学话剧社:当日本帝国主义的炮口指向潮汕沿海时,金中的话剧活动更加活跃,师生们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宣传高潮。1939年6月,潮安沦陷,金山中学迁往揭阳与潮安交界的淇园村,后又迁到凤凰山区,师生们用课桌拼成舞台,为乡村人民群众演好戏。金山中学话剧社先后演出的话剧有《亲与仇》、《回家以后》、《结婚进行曲》等。
  
  南阳山梅中的话剧:抗日时期,梅中师生,在银河剧团的直接推动下掀起话剧热潮。师生们用客家话演出抗日救国的话剧有《群魔》、《双簧》、《袭击》。
  
  此外,话剧活动搞得有声势的还有普宁鲤湖区青抗会演出队、普宁梅峰中学。演职员多是血气方刚的爱国青年,剧目俱是爱国抗日为主题,如《复活》、《父归》等。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