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学史话 >> 正文

邵氏入潮

    来源:     作者:邵卓敏    2014-09-14     浏览:

  • 字体:
 澄海南湾邵氏入潮以“垂裕堂”为号,根据历史资料记载,澄海南湾邵氏公元1667年迁居南湾寨内,至今已有340多年历史。大潮汕平原较为集中邵姓的群体、集居地是澄海南湾和潮安东里,其它地方只是少数。祖先均来自福建蒲田。在桑蒲山上有一入潮汕始祖“政仪邵公之墓”,为潮汕两地邵氏认可的两地祖先墓。公元1984年,两地同年重新修缮“邵氏宗祠”,两地邵氏同祖同宗,手足一体。潮安东里邵氏以“永思堂”为号。南湾邵氏的“垂裕堂”有一定历史渊源,1927年,该宗祠为农民革命红色政权根据点熏解放后是南湾第一农星社社址。据对邵氏宗祠保存的第七世祖尔班公(生于1667年)神主牌分析,邵氏始祖约生于1500年,邵姓迁入南湾可能始于嘉靖初年。
  
  南湾乡创于1500年前后,明未清初,“寨内”、“新地”尚未成乡,而是构成南湾乡的两个自然村。寨内乡、新地乡形成于1700年以后,仍是南湾一部分,寨内主姓张、邵、陈,这三姓也是寨内、新地创乡骨干氏族,现在在南湾近14000人口这大村,林、张和邵、陈四姓的存在及发展经历年代最长,澄海邵姓九成以上居于南湾。1985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南湾邵姓为838人,在该村排第4位。1990年统计,全县邵姓930多人,湾头占850多人,绝大部分居于南湾寨内穴部分数据采用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原副院长李才进编著《三湾史略》一书雪。
  
  新中国成立前,南湾邵氏有两位突出的革命人物,革命先驱者邵乐通,出生于1907年,就读于澄海县立中学,后在凤山学校教书。澄海县于1925年11月成立CY(共产主义青年团)澄海小组,12月成立共产主义青年团(CY)澄海县支部,有朱叟林、邵乐通等团员10人。1922年2月因工作需要“跨党”,在县城凤山小学成立中共澄海县支部,四月底,党、团支部分开,邵乐通被任命为县共青团团支部书记。1928年,邵乐通从陆丰潜回澄海,同澄海革命组织取得联系,继续开展革命活动,但不幸病逝于澄海程洋岗。另一位是在上海的知名人士邵尧,资助中国共产党抗日,在日本侵华时,南湾20多名年轻人投奔其门下。解放后,南湾第一任党总支书记、乡长邵十二,支委有邵自敬、邵根深。南湾邵姓至今(含迁居汕尾10户)共约320户,1600多人。邵氏另居住地为今天的潮安彩塘镇东里村,旧村名“打铁东陇”,为不与澄海东陇重名而于1945年改称现名。据《彩塘镇志》,该村系于明代中叶由邵姓初创。现在邵姓在东里村人口约430人。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