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学史话 >> 正文

潮剧走出本土

    来源:     作者:     2014-09-14     浏览:

  • 字体:
  自17世纪开始,随着潮人足迹的外移,潮州戏不断向四方传播。除到东南亚各地寻求发展之外,还到过海南岛、雷州半岛演出。海口在1780年建了潮州会馆,配有石戏台,商家们多次请家乡戏前往演出,借以联络商旅,并与海南戏交流技艺。据《海南岛志》载:海南土戏“其腔调,初唯用潮音,其后,代有变化,杂以闽广歌曲”。这说明,琼剧的形成,潮剧是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的。此外,潮州戏到雷州半岛演出,也见诸嘉庆举人陈源《到遂溪》诗:“潮调方残灯光暗,黎歌又展梦魂惊”。
  清初,随郑成功赴台湾的潮人甚多,故潮剧在那里颇受欢迎,曾一度甚为繁荣。广州、梅州、惠州等地也经常有潮剧的足迹。海陆丰人除爱看正字戏、海丰的白字、西秦之外,对潮剧也十分痴迷。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闽南的潮剧。
  闽南各县,与潮汕属同一方言区,语言、民俗、文化大体相同。闽南的潮剧,与潮汕的潮剧,是同一个剧种,一个主体的两个部分。也可以说,潮汕的潮剧,是剧种本体;以曼谷为代表的海外潮剧,和闽南的潮剧,则是潮剧的两翼。他们是血脉相联的。演出的剧目也大致相同,彼此互相“拿来”。海外的潮剧,大多从国内出去;闽南的潮剧,则多聘用潮汕的艺术人才。
  清代,闽南潮剧最盛行,情况几乎与潮汕相似。咸丰到民国年间,云霄县有职业潮剧三十多班。光绪年间,诏安县有二十多个职业潮剧班。平和、东山、南靖等县也各有职业戏班多个。
  闽南潮剧除在该地区演出外,北至厦门、泉州,西至龙岩、漳平,南至梅州及潮汕,都常有她们的足迹。
  和潮汕一样,闽南潮剧于30年代末开始衰落,至1949年,仅剩下云霄县半职业性质的乐社三个。
   50年代以来,闽南的潮剧开始复兴,每个县各建有潮剧团一至二个。
  在30年代,三正顺香就曾到上海演出,翁銮金当时系该班童伶。老怡梨春班著名童伶郑广昌、吴松声等的《美人蟹》、《收蜈蚣精》、《姐妹花》,也由上海百代公司灌录成唱片,发行各地,深受大家喜爱。但潮剧成为较有影响的剧种,是解放后的事。
  新中国成立以来,潮剧多次上京,并到各地巡回演出,这对于宣传自己,扩大影响,是很有好处的。尤其是1959年那一次,上京作建国十周年献礼演出,带去一批精品。广东潮剧院一团在北京逗留 20天,随后赴南京、上海、杭州、南昌五地共演出57场,观摩了京、昆、豫、川、赣、越等27个剧种的 182个长短剧目,广泛拜师学艺,这是难得的转益多师的机会。这几十年,潮剧的足迹已遍大半个中国。
  至于出国作商业演出,已是家常便饭了。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