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商声音 >> 正文

吴源盛:“阿公说,我们的根在潮汕!”

    来源:汕头日报    作者:    2018-12-08     浏览:

  • 字体:

作为在马来西亚出生的第三代华人,吴源盛自小受到家中长辈的良好教育。“五六岁的时候,阿公经常带着我去寄番批。我问他寄去哪里,他说东山(属地普宁)。我很好奇地问他,东山是哪里?我们都穷得吃不饱饭了,为什么还要寄钱去这个地方?阿公告诉我,因为那里是我们的家,我们的亲人在那边!从那时起,我知道了东山,知道了汕头,知道了我们的根在潮汕!”谈起幼时故事,吴源盛几次哽咽,动情时更背过身去抹掉眼角的泪珠。他说,因生活所迫,祖父在15岁时下南洋谋生,在马来西亚干过最低下的活,一路艰苦打拼奋斗才在异国立足。在祖父的谆谆教诲下,他时时刻刻不忘自己的民族之根,思乡情结尤深。

由于幼时家境清贫,为改善生活,十五六岁的吴源盛经常到当地的潮州会馆打乒乓球,“那时潮州会馆有一支乒乓球队,代表会馆打赢一场比赛就可以收获5个马币,在当时够吃两三顿饭了。”因有着特殊感情,求学回来后,他加入了该会馆的青年团。25岁的他就当了青年团团长,41岁当了霹雳韩江公会会长,是公会有史以来最年轻的青年团长、会长。1995年当了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青年团总团长,那时他36岁,也是最年轻的总团长。

吴源盛现任马来西亚潮州工商总会会长、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永远名誉主席。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简称“马潮联会”,是全马潮属同乡社团的最高机构,目前在马来西亚有58个潮属社团,遍布马来西亚各洲。其中马六甲潮州会馆会龄最长,至今已有196年的历史。当初潮人下南洋刚到马来西亚时,由于没有朋友、亲戚,也没有受过良好教育,很容易受到当地人“排外”对待。维护自己人,传承民族文化,并帮助没有家庭的人解决善后问题等是先贤在马来西亚创立潮州会馆的初衷。“如今时代变了,我们要与时俱进,因而倡议成立马来西亚潮州工商总会。”吴源盛介绍说,由潮州公会联合会负责教育和文化交流事宜,潮州工商总会则成为与中国及世界各地的沟通桥梁,“这样能实现‘两匹马一起跑’,希望来自中国的同乡们来到马来西亚能有个联络点,做生意有朋友互相照顾。”

“马潮联会”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开展文教工作。目前为止,在潮汕人资助下,共在马来西亚创立了34所华文学校,其中有幼儿园、小学及中学。“去年通过马来西亚政府的批准,一所‘韩江大学’正在筹建中。”吴源盛说,该会还设立了大学助贷学基金,每年颁发奖学金及贷学金予清寒潮籍学子,供其完成大学学业。各属会亦多设有奖贷学金,每年为各属会会员提供不少奖贷学金名额。在文化传承方面,“马潮联会”每年都举办全国性的传统“出花园”仪式,时至今日,当地一直保留着中华民族古老的婚嫁传统。当地潮汕华侨基本上都能讲一口地道的潮汕话,那些潮汕俗语、土话,也通用于他们的日常表达中。

“在改革开放40周年的今天,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非常感动、非常骄傲!”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变,吴源盛有着深切的体会。我国刚刚对外开放时,20多岁的吴源盛曾来过中国。他坦言,当时看到中国整体的经济状况不好、人民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文明程度都不高。他记得当时带着在中国的亲戚去逛商场,一些商场都对本地人十分抵触,禁止本地人进入店内、禁止本地人触摸商品等,令他感到十分生气。去到咖啡馆,他点名要喝中国产的“青岛啤酒”,却失望地发现店家只卖外国啤酒。“我们为何要看低自己的国人?看低自己国家的产品?”当时作为中国访问团的财政管理人员,吴源盛印象较深的是,他必须一路随身携带一个装着外汇券的大袋子,因为各大商场都需使用外汇券交易。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等逐步提升。“10年前,孩子们在国外接触到中国产品都是很不认可的。当时流行一句话:MadeinChina,nogoodquality.(中国制造,没有好质量)而在今天,使用了中国产品,可以十分肯定地说,MadeinChina,begoodquality.(中国制造,质量好)”欣然感受到祖国、家乡的喜人变化,吴源盛每年都会抽空带家人回国来看看,“让他们亲身感受,比通过我的言语表达来得更加真实。”

作为身在海外的潮汕人,吴源盛一直非常关心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海外华侨的心里,只认一个‘大潮州’,‘大潮州’好就是家乡好。”2014年初,为支持汕头争取将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列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级示范平台,吴源盛与海内外知名侨领一同联名致信中央和国家领导人,表达了期盼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热切心愿。同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汕头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明确试验区要以合作、创新和服务为主题,构建面向海外华侨华人的聚集发展创新平台,建设跨境金融服务、国际采购商贸物流、旅游休闲中心和华侨文化交流、对外传播基地;大力发展跨境金融、商务会展、资源能源交易、文化创意、旅游休闲、教育培训、医疗服务、信息、海洋等富有活力的都市产业体系。

“汕头华侨经济文化试验区将为世界各地的潮商提供一个很好的寻找商机的平台。”吴源盛认为,各地潮商在自己的事业发展中,越来越需要像这样的平台,让他们能够透过国际性组织或密切的关系,掌握各地更多可塑性的发展项目来投资。对于汕头来说,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既是汕头迎来新一轮发展的重要机遇,也是经济特区面临全面深化改革的严峻课题。“要吸引侨资侨力侨智到汕头集聚,首先还是得提供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建立一个现代化法治政府,提供高效服务。”

汕头正走进新的改革开放历史时期,吴源盛认为,参与并支持汕头新一轮的发展义不容辞,“身为生意人,我们在中国都有生意投资。如果在汕头有机会投资,就算在南京投资可以赚一块钱,在我们自己的家乡投资只赚半毛钱我们也来!”他坚定地说。

吴源盛说:

侨资侨力侨智是汕头独特的资源

汕头在纺织服装、化工塑料、食品医药、工艺玩具、机械装备、印刷包装、电子信息和音像制品等八大产业有着传统优势,新发展形势下,汕头要继续发展这些优势产业,同时还应吸纳新科技新元素,开拓更多市场。

汕头经济特区因侨而立,因侨而兴,除了传统产业优势,侨资侨力侨智也是汕头独特的资源。在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门户、建设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的征程中,可以发挥海外华侨众多这一独特优势,通过了解各国侨团的成员背景及在所属国家的角色,与东盟国建立良好互动关系,构建信息传达通道,推出吸引人的投资项目,打开商务合作发展的道路。

人物档案

吴源盛祖籍广东普宁,1962年在马来西亚出生,在8名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其父亲吴木松非常注重孩子的教育,尽量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吴源盛大学主修机械工程,毕业以后当过五金、建材批发的销售员,并在一家公司任职经理,之后开始创办自己的企业。吴先生创业初期过程曲折,由于资金有限,他经常身兼多职,既是老板又是促销员、秘书。慢慢地生意就上了轨道,他抓住时机扩大生意版图,涉足了包括五金贸易、物业发展、建筑、水泥、海鲜批发等行业,并取得巨大成功。

吴源盛先生经常赞助华文独立中学教育。年轻时便加入在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中具有影响力的霹雳韩江公会青年团(成立于1916年),并从基层做起。他先后担任马来西亚潮州公会联合会(马潮联会)青年团总团长、马潮联会常委及副主席等职,2004年出任霹雳韩江公会会长。由于他的领导才华及工作表现突出,获得马来西亚全国各属会的肯定,并于2012年当选为马潮联会主席。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