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人俊彦 >> 正文

这位潮商曾是寒门少年,从洋行实习生逆袭为名振东方的商界俊杰!

    来源:交大新闻网 东方之子 沪港经济等    作者:    2019-01-12     浏览:

  • 字体:

在香港城市大学第一教学楼11号演讲厅墙上挂着一块匾,书曰:“想过成功,想过失败,但从未想过放弃。”

这是香港城市大学工商管理博士、香港预发控股集团主席及创始人陈振东用来勉励年轻学子的题词,同时,这句话也是他不懈奋斗的真实写照。

从当年那个居住在简陋木屋里的寒门少年,到成功代理世界名牌PLAYBOY(“花花公子”)的创业青年;从3人小公司发展成香港著名企业集团;从贫困辍学到捐助教育数千万元,如今,陈振东已成为名振东方的商界俊杰、时代精英,他用自己的方式走过了一条曲折而感人的奋斗之路。

出身寒门,砥砺自强

陈振东祖籍广东汕头,1952年出生于香港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父亲是李嘉诚属下一家塑胶厂的老职工,每月300多港元的工资,艰辛地养活一家子。

陈振东家里兄弟姐妹六个,他是老大。21岁以前,他和全家人一直住在香港西环摩星岭下用木板和铁皮搭建的简陋住房里。没有电灯,陈振东就在煤油灯下读书做作业,没有自来水,他就到山下去挑泉水。但就是这样艰苦的生活环境,磨炼了少年陈振东的意志,他时常吟诵“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这首诗来勉励自己、鞭策自己。

上中学时,陈振东上午去学校读书,下午到工厂干活,挣些钱帮补家计。中学毕业后,他不得不放弃升学的念头,为减轻父母的家庭重担,让5个弟妹继续读书,自己出去打工了。

第一份工作陈振东是在一家洋行当练习生,月薪200元。每天一清早上班,为全公司上上下下40多人预备好奶茶、咖啡,然后,提壶倒水,兼做信差。

谁都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陈振东也一直没有忘记学习,他半工半读:白天工作,晚上,他到理工学院夜校进修课程,攻读英文和会计。凭着好学与努力,他取得了会计师证书。不久,他又到另一家公司打工。他的毅力和才干,终于被老板赏识,从文员晋升为会计主任、公司董事、高级经理,管理200多人,月薪过万。那年,陈振东才27岁,至此,他已经书写了打工仔的传奇。

执着坚忍,开拓事业

原本,一条令人羡慕的坦途展现在陈振东的面前,但他追求的并非仅仅于此。他说:“我这个人喜欢向前,以攻为守。”他曾向老板提过种种建议,也为老板的生意出谋划策,可惜,当时老板的作风比较保守,最终都未被接受。”

大概与逆境中的奋斗经历有关,陈振东面对这些在常人看来已经相当不错的待遇不为所动。最终,他还是离开了那家公司,决心投身商海,创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他说,大不了,再从打工仔做起……

1986年,陈振东以破釜沉舟的姿态,将辛辛苦苦积攒换来的房子抵押给银行,贷款30万元,再加上父亲借予的10万养老金凑作资本,在西环租了一间小房子,成立了预发公司,从事小本经营的进出口贸易。

最初,全公司只有3个员工,这间房子,既是写字楼、货仓,又是柜台、会客室。而身为老板的陈振东集采购、推销、运货、押送于一身。平时干活时,陈振东和员工一起赤膊上阵,和客商洽谈业务时,他西装革履,风度翩翩,前后判若两人。而这就是1986年预发公司初创之时的景象。

预发公司的第一桩生意,是半打“花花公子”(PLAYBOY),谁能想到,就是这半打袜子,拉开了陈振东辉煌事业的序幕。他做的是运动服装和休闲服装系列,公司从日本、台湾等地进货后,推销给香港商店零售,从中盈利。对自己拎着塑料袋送货以及当时一路上惊喜交加的心情,陈振东至今仍记忆犹新。他曾在接受采访时回忆,那6双“花花公子”牌袜子是在日本买回来的,转手再卖出去,每双推销价是3元,利润是0.5元,六双袜子的利润是3元。“赚的钱不多,但利润不低。”时至今日,陈振东诉说这桩开门买卖时的神情竟然有一些温馨甜蜜,丝毫不见事业初创时的艰辛愁苦。

有一次,陈振东在太古城一家商店推销运动装,看到货架上挂着的“花花公子”服饰时,他很高兴,不料,旁边却有人以轻蔑的口吻说,这种牌子的东西有谁会买?说这句话的人可能是无意的,但他深深刺痛了这位推销员的心,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花花公子”在亚洲打响。

回去后,陈振东仔细研究了“花花公子”的面料、款式、做工,觉得都很好。那么,“花花公子”为什么不能全面打开销路呢?他左思右想后发现,尽管这个品牌历史悠久,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存在着一个严重的弊病,就是尺码不适合中国人穿。假如能对产品进行改革的话,定会有出路。

于是,陈振东直接向美国“花花公子”总公司上书,一连写了20多封求见信,向“花花公子”董事长克里斯汀·赫夫纳直言不讳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进而提出,“花花公子”在中国推销,应该由中国人代理。

或许,命运的转折,就寓于偶尔的冲动中。“花花公子”美国总部早就在寻找打开亚洲市场的关节点,陈振东的信,终于打动了克里斯汀,这位董事长立即复信,邀请陈振东去美国详谈。

不断进取,成就斐然

1989年初,陈振东依靠自己的诚恳务实通过了美国总公司的考察,美国总公司决定把“花花公子”服饰系列在亚洲国家和地区的代理权,从日本人手里转移到预发公司。1988年10月,陈振东在与“花花公子”总部签下销售合同,迈出其事业成功的第一步。

拿到了代理权的陈振东说干就干,这一年,他提着装满货样的皮箱,踏上了打开神州大地广阔市场的征途。

预发并非大财团,没有雄厚的财力作后盾,想稳扎内地市场谈何容易。陈振东便采用了加盟店形势代替自己投资开店。他在每个地区找有实力的企业合作,由他们开分店,预发提供货源。这样一来,便可节省大批装修费和铺租。这种加盟成本比自己开连锁店更划算,使公司的盈利节节上升。

几年后,“花花公子”已成为内地两大外来服装名牌之一,预发销售的总额已有75%在中国大陆。1994年的营业额逾数亿港元,纯利润较上一年急增四成。

为了将“花花公子”深人到每个大中型城市,陈振东亲自组织了一场场时装表演,策划了一块块的大幅广告,把“花花公子”那一直斜着两只耳朵的“大牡兔”引进千家万户,使“花花公子”成为内地两大外来服装名牌之一。

早在1992年,陈振东就在家乡汕头设厂,生产“花花公子”产品,年产达400万件。1995年,他又在当地购入18亩的土地,投资建成面积为2350平方米的三幢厂房,招募员工数千人。“花花公子”在内地形成了从设计到选料一条龙生产规模。

从1986年陈振东创办预发集团公司,至1994年预发集团在香港联交所挂牌上市,从一间3人的小公司到拥有300多员工的企业集团,从半打袜子的生意到1996年税后盈利5800余万元,陈振东只用了9年时间。预发集团成功地代理了“花花公子”以后,还将另外两个名牌“加菲猫”和“花雨伞”,也成功地打进了香港和内地市场。

2002年12月,《远东经济评论》的国内消费及品牌知名度调查报告显示,预发集团代理的“花花公子”在众多国际品牌中已超越“登喜路”“卡地亚”等名牌而名列前茅。如今,陈振东的企业在全国各地已有2500多个销售网点,拥有企业员工4000多人,连加盟店员工在内达30000多人,“花花公子”这个品牌几乎做到了家喻户晓。这样骄人的业绩,让人不得不对陈振东及其领导的预发集团刮目相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陈振东的童年家境贫寒,他一路半工半读从而取得会计师资格,乃至后来46岁获得博士学位,使他深知知识的重要。因此,在他事业成功之后,他不仅关心本集团员工的培训教育,对全港乃至全国的教育都投下了极大的热情,不遗余力地对国家教育事业予以关怀和支持。他认为,办教育是立国之本,知识经济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知识经济化越高的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便越大,知识的应用和创新是决定一个国家发展的首要条件。

为此,陈振东本身不仅言传身教,在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当协席教授,把自己经商的成功经验结合到理论上去,传授给青年人,并集结成书出版,成为教材而获得普遍好评。陈振东崇文重教,为此多次捐资给广东、湖南等省,成立教育基金会,而且规定预发集团每年要固定从盈利中抽出一定比例的款项捐给内地教育基金会,他还多次解囊捐款和为香港慈善公益作贡献。同时,他还在内地多个地区捐资助教,办学兴学。十年来,他已经为内地教育事业捐资五千万,其中包括贫困地区的十所光彩(希望)小学。

他曾经说过:“施比受更有福,企业家也要担负起社会责任。我虽非李嘉诚、霍英东那样的大富豪,在捐赠方面远没有他们的实力,但我不能等到自己成为巨富才为国家考虑,我必须有一份热,就发一分光。”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