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市场信息 >> 正文

汕头加快文旅融合,文化IP激发业态新活力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杨立轩    2022-04-19     浏览:

  • 字体:
近日,广东召开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对新发展阶段文化强省建设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当前,汕头正加快打造区域文化高地,大力传承历史文脉,把历史悠久的侨乡文化发扬光大,以文化聚人心、激活力、促发展。即日起,《南方日报·汕头观察》、南方+汕头频道开设“区域文化高地建设进行时”栏目,聚焦汕头重塑城市文化凝聚力的新实践。敬请垂注!

“小公园这几年经过保育活化,不仅街区越来越美,人气也越来越高了。”刚刚过去的元宵节,汕头市民余先生带着孩子到小公园“营花灯”。当他走进这片游人如织的街区,两侧商铺悬挂的一排排大红灯笼,游客手中晃动的一盏盏元宵灯,让他想起了自己童年时小公园的热闹景象。

作为汕头老城区的文化地标,小公园是汕头百载商埠的发祥地,也是海内外潮人共同的精神家园。近年来,汕头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商埠文脉统一起来,用“绣花”功夫打造精细的历史文化街区。同时提出,要利用历史遗迹或文物建筑打造超级IP,擦亮小公园文化名片,激发文旅业态活力。

小公园的蝶变,是汕头加快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前不久召开的扎实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大会提出,要注重文化资源系统保护整体保护、品牌化提升和活化利用,推动岭南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中融入中华文化大美。对此,汕头明确要推动潮汕文化、华侨文化、民俗文化、潮汕美食与旅游业态有机融合,构建“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

保育活化打造小公园IP

文旅融合,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做好文化的篇章,是最基础的一步。

去年初,汕头印发了《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实施“八个一批”工程方案》,提出搭建一批平台、打造一批街、建设一批馆、出版一批书、编排一批戏、做好一批考古项目、实施一批文物保护工程、树立一批惠民文化品牌。其中,“打造一批街”就聚焦以小公园开埠区为重点的老城区改造提升。

汕头提出,把老城区改造提升同保护历史遗迹、保存商埠文脉统一起来,采用“分片实施,重点示范”的策略,分阶段以街区为修复单元,循序渐进开展活化利用。在这个过程中,实施顺昌街区示范工程,按照“汕头源地·活力街区”的总体定位,以文化、产权、工程为导向,用“绣花”功夫整体打造一个精细的历史文化街区。

小公园开埠区有着百年历史,在这里,每一栋骑楼都有独特的故事,每一条街道都有过辉煌的历史。自保育活化工作开展以来,小公园不仅焕发全新活力,更吸引着外界的关注。

去年5月,电影《暴风》在小公园开机拍摄,让汕头这处文化地标频频登上网络热搜,掀起了全国游客慕名“打卡”的热潮。同年7月,汕头小公园开埠区中山纪念亭街区、西堤街区等两处入选第三批广东省历史文化街区。

在保育的基础上,活化工作几乎同步进行。近年来,汕头围绕小公园中山纪念亭等核心地标,融合了非遗展示、非遗文创活化、美食体验、红色教育等主题元素,打造“民俗特色文化”经济圈,并通过“戏亭印象”等文化惠民活动,树立小公园的经济文化品牌,丰富了市民游客的文化生活及消费业态。

去年底,《汕头小公园风貌保护及业态控制导则(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要利用历史遗迹或文物建筑打造超级IP,依托超级IP衍生国潮跨界文创零售,利用历史故事等创作数字化泛娱乐体验,与相关艺术活动策划团队开展合作,打造潮汕文化IP秀、国际户外展等系列活动,擦亮小公园文化名片。

政策措施加速文旅融合

探索文旅融合新路径,正成为汕头助力文化强省建设的实践行动。过去一年,文化旅游取得新进展,“八个一批”工程扎实推进,保护活化迴澜书院等45个历史文化项目,新增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濠江区获评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南澳县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

今年的汕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推进南澳县创建国家5A级景区、妈屿岛创建国家4A级景区,支持濠江和南澳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结合举办亚青会,深挖红色文化、美食文化等要素资源,打造大潮汕文化旅游路线,发展全域旅游。

小公园只是汕头加快推进文旅融合的坐标点之一。早在2020年,汕头就制定出台了《汕头市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绘制汕头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蓝图。

《行动计划》指出,汕头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举办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为契机,加快打造区域文化中心、构建区域文化高地,全力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振兴发展,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神文明凝聚力、公共文化服务力、文旅产业竞争力、文化创新引领力和对外文化辐射力,力争到2022年,把文旅产业建设成为资源配置更合理、产品供给更丰富、公共服务更完善、整体实力更强劲、对外交流更深入、品牌形象更突出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行动计划》明确,要打造“一核一带四区”, 优化文旅资源空间布局。其中,“一核”以中心城区为主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核心,围绕开埠文化、潮汕文化、华侨文化、红色文化等四大领域与旅游深度融合。

“一带”则为滨海文化休闲体验带,利用汕头拥有的粤东地区最长海岸线沿岸丰富历史人文资源,依托滨海旅游公路、港口渔村和潮汕水乡,合理保护、统筹开发汕头海岸湿地示范区滨海文化旅游带。

“四区”范围则覆盖了汕头六区一县,规划侨乡文化旅游区、都市文化旅游区、古韵文化旅游区、深澳镇明清海防古镇文化旅游区。

值得一提的是,《行动计划》还提出,要促进文旅基础设施融合,完善文化设施旅游服务功能,打造城市文化旅游新名片。丰富文旅产品体系供给,丰富“开埠文化+旅游”“潮汕文化+旅游”“海丝文化+旅游”“华侨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旅游”“红色文化+旅游”产品供给。

同时,推动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打造文化旅游骨干企业,建设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发挥文旅产业集聚效应,培育美食休闲集聚区,夜间消费集聚区,乡村旅游集聚区,文化创意集聚区。加大文旅推广力度,提升对外文旅交流合作水平,推进文旅公共服务融合。

文旅惠民“大礼包”释放消费潜力

刚刚过去的春节,汕头文旅市场十分火热。由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发放的总值超600万元新春文旅惠民“大礼包”,通过文旅企业、商家让利方式,进一步释放了文旅消费的潜力。

据了解,此次发放的“大礼包”,涵盖旅游惠民、文娱惠民、非遗惠民、小公园开埠区核心街区惠民等多类惠民活动。汕头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人员表示,开展这一活动,是为了更好服务留汕过年的市民游客,让大家度过一个欢乐祥和、丰富多彩的新春佳节。

文旅惠民,正逐渐成为汕头推动文旅融合的发力点之一。

自2017年以来,汕头每年都组织开展惠民之旅活动,由政府拨出专款补贴旅游车辆和导游等费用,各条线路价格只收门票和基本费用。5年来,惠民之旅对象涵盖汕头、潮州、揭阳三市,活动范围覆盖汕头六区一县,先后开发了开埠文化、华侨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潮汕美食等不同主题线路,促进文旅深度融合。

“惠民之旅活动开展以来,目前已累计超过3万名潮汕游客报名参加。”汕头市旅游协会秘书长林钦亮告诉记者,近年来,惠民线路和主题不断创新。2020年在防疫形势下,组织1000名防疫一线社区干部免费出游;2021年,组织2000名师生参加“红色汕头研学之旅”,进一步推进汕头的红色文化、红色旅游与教育培训融合发展。

位于汕头市潮南区的红场镇,地处山区,偏僻落后。近年来在文旅融合的带动下,旅游人气越来越旺。该镇统筹规划红色基地开发、打造红色旅游线路和做大做强绿色产业,让茶叶、蜂蜜等名优产品出村进城,造福当地村民。

无独有偶,位于汕头老城区的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中站旧址,如今被更多人所熟知。去年,重温中央红色交通线暨“红动古道 绿动乡村”南粤古驿道活化利用系列展示活动在这里启动,一批批中小学生通过图文介绍、实物展示、情景再现和光影展播等形式,体验了生动的爱国爱党教育课。

参观革命旧址、纪念馆、博物馆……回望近年来汕头的旅游市场,红色文化游是市民旅客了解汕头的热门选择。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底,上述革命旧址累计接待各地各单位参观团队1248批、共13311人次,接待社会各界参观人数达6万多人次。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