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招商引资 >> 正文

汕头特区卅年:风雨同路荣誉满载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王雨吟 胡亚柱 方一庆    2014-09-12     浏览:

  • 字体:

摘要:我省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节能环保型发电机组在潮阳海门顺利投产,为海门“电煤路港运”一体化能源基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平心而论,和深圳、珠海、厦门等特区相比,汕头经济特区发展从无到有呈现大波浪式前进:经历了初级阶段(1979-1991)、高增长阶段(1992-1997)、整顿和恢复阶段(1999-2001)、恢复性增长阶段(2002-2009)。


焕发无穷魅力的海滨城市―――汕头。李俊伟摄

汕头-高雄海上货运直航仪式。尚轩摄


我省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节能环保型发电机组在潮阳海门顺利投产,为海门“电煤路港运”一体化能源基地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尚轩摄


汕头着力推进环境的美化,图为改造后的龙湖沟洁净优美,成为市民休闲的一个好地方。李俊伟摄


1981年国务院批准汕头创办经济特区,之后各路建设大军汇聚这里,在这片荒沙地上用锄头畚箕进行三通一平。图为上世纪80年代初兴建汕头市区金砂路时,两侧尽是空旷的田野和荒芜的沙丘。孙日绚摄


昔日沟渠遍布的田野,如今已是高楼林立的闹市。李俊伟摄


汕头奥飞动漫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动漫玩具企业。资料图片

汕头得名,即和商业有关,因为这个小渔村里有不少盐贩,清政府在此设站征收盐税,为方便起见,于是将此地名为“汕头”。以后,随着过往商船日趋频繁,汕头港渐渐声名远播。恩格斯在其著作《俄罗斯在远东的成功》中特意提到汕头的口岸贸易,体现了这座城市在十九世纪后半期的成功。

这里人杰地灵,从汕头走出去的,是智慧、是财富、是文心、是武略。海外潮人力量无远弗届,不容小觑。

为了用好这方资源,盘活这个地缘、人文皆独特的城市,国家遂有设经济特区之举。

百载商埠,复兴何时?相信三十年前,汕头特区人也正是怀着这样的梦想振奋而起,高高抡起那填平沙丘的第一锄。但先行者需要付出异于常人的风险成本。

平心而论,和深圳、珠海、厦门等特区相比,汕头经济特区发展从无到有呈现大波浪式前进:经历了初级阶段(1979-1991)、高增长阶段(1992-1997)、整顿和恢复阶段(1999-2001)、恢复性增长阶段(2002-2009)。这个大波浪线,浸透了汕头人“杀出一条血路”推进特区改革创新精神,凝聚汕头人拼搏进取的胆略韧劲和聪明才智……

不经风雨,怎见彩虹。

成就,固然是坚实的发展基础;而阶段性的踟踌不前,往往亦会成为下一阶段上升的阶梯。尽管错失了一些发展时机,但汕头固有的优势并未丧失:汕头依然是潮汕人的祖居地,浓重故乡情结从未消解;填海造地工程、重大交通能源设施迅速推进,制约汕头发展的瓶颈难题正在得到破解;民营经济顽强发展,创名牌动力持续不竭,民间资本正壮大实力……

凡此种种,强势整合提升,后发潜力无限;同时,借助“双转移”带来的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强劲动力,来自发达地区的资本已经显示对汕投资热忱,汕头正着力推进建设的对台经贸试验区随着两岸的渐渐走近,如能获得更大政策空间,则也将影响深远……
于有为者,天地宽。

诚然,这一切,都建立在一个起点上,这就是:

对汕头发展,虽历风雨挫折,却仍能执着不悔改革创新;

对过往经验和教训有客观的分析总结;

对汕头的发展路径有清醒认识和科学判断;

能真正的自强不息、海纳百川;

能自信、务实、坚忍。

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在特区成立三十周岁的历史节点,汕头如何用一种“而立”的心态来讲述,他们近三十年来的故事。

从“省尾国角”到现代海滨城市

和深圳特区一开始即动用机械化施工将80多万平方米罗湖山夷为平地不同,汕头特区是从一块0.2平方公里的沙丘上开始的,当时香港媒体刊登了一幅汕头特区人在平整土地的照片,照片上看不到推土机、拖拉机等机械设备,看到的是锄头、扁担以及挑沙铲土的男男女女。

汕头经济特区管委会第一位主任刘峰说,1982年,特区管委会迁入现场办公,资金紧,大家只能勒紧裤腰带。办公家具不够,有人只能坐在铁箱木箱上办公。他自己每天5点多起床,慢跑加步行5公里到现场,坐在单位食堂前一碗稀饭一碟咸菜,吃完就去上班。后来有人戏论当年,称之为“咸菜资本主义”。

虽然条件异常艰苦,但人心齐泰山移,汕头集中力量,利用中央给予的特殊政策与灵活措施,短短数年间,迅速发展了电信、能源与交通等基础设施,为汕头特区招商引资之路扫清了硬件障碍。同时,汕头也充分利用自己巨大的侨乡资源,开创了以汕头特色为基础的多个招商引资项目,涉及机械制造、造船等重工业和纺织、服装、玩具等轻工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汕头政府和特区管委会及时为海内外潮人牵针引线,用周到便利的服务、优惠双赢的政策,鼓励和吸引潮人同胞回乡投资建厂,促使汕头特区乃至整个潮汕都呈现出风起云涌的大好态势。

受到鼓励,汕头特区一直在努力扩容:汕头经济特区于1981年11月正式成立,从1.6平方公里起步,1984年11月扩大到52.6平方公里,1991年11月再次扩大到234平方公里。

汕头发改局廖小平副局长认为,首先应该全面肯定汕头特区,29年来充分利用特区试验权和立法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聚精会神推动科学发展,坚定不移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促进对外开放,推动汕头经济特区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带动全市从以农业经济为主向现代工业、服务业各业并举综合发展转变;从闭塞落后的“省尾国角”向开放、繁荣、充满活力的现代海滨城市转变,为全国、全省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斐然,城乡规划建设日新月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化,党的各项建设全面加强。

确实,汕头经济特区成立29年,可谓荣誉满载。

汕头先后获得“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

29年GDP增长26倍

从1981年至2009年,汕头市GDP由12.62亿元增至1035.73亿元,增长26倍,年均递增12.5%;人均GDP由419元增至20382元,年均递增10.4%。财政总量不断增长。2009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8.54亿元,比1981年财政收入1.18亿元增长48.6倍,年均递增15.0%。

特别是2005年国务院特区工作座谈会以来,汕头在实现较快恢复性增长的基础上,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各种挑战,开始进入良性健康运行轨道,地区生产总值一直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总量连上新台阶。2008年GDP增长速度达10.5%,自1999年以来首次超过全国、全省增幅,2009年GDP增长10.7%,继续高于全国、全省增幅。

形成八大支柱产业

汕头产业结构经历了从一三二到二一三再到二三一格局演变的过程。三次产业结构从1981年的25.3∶32.5∶42.2,调整为2009年的5.3:55.2:39.5。

工业经济实力日益雄厚。初步形成了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传统制造业为基础的产业体系和纺织服装、化工塑料、食品医药、工艺玩具、机械装备、印刷包装、电子信息和音像制品等八大支柱产业,以及16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拥有光机电、轻工机械装备、智能玩具创意设计与制造、输配电设备制造等4个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以及包装印刷、玩具设计与制造、输配电设备制造和医疗信息化等4个广东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拥有27个省级技术创新专业镇。拥有澄海区“中国玩具礼品城”和“中国工艺毛衫名城”,潮阳区谷饶镇“中国针织内衣名镇”,潮南区峡山街道“中国家居服装名镇”、陈店镇“中国内衣名镇”、两英镇“中国针织名镇”等一批区域性品牌,中国驰名商标13件、中国名牌产品10个、国家免检产品30个、广东省著名商标188件、广东省名牌产品63个,驰(著)名商标数量在广东省地级市中位居前列。2009年,全市工业总产值2241.16亿元,增加值530.85亿元,分别是1981年的139.7倍和95.6倍。

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以批发零售、交通运输邮电等传统行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现代物流、会议展览、教育培训、信息服务、旅游度假等新兴服务行业发展,使汕头迅速成为粤东商贸、物流、金融、信息中心,以及逐渐辐射粤东、闽西南、赣东南地区的进出港口和商品集散地。2009年,全市第三产业增加值408.72亿元,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2.59亿元,分别是1981年的24.3倍和83.2倍。

形成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经过近30年的发展,汕头已初步形成以海港、空港为中心,高等级公路、铁路、现代通信为骨架的海陆空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

港口建设汕头港是全国25个沿海主要港口之一,也是我国沿海5个港口群中的主要港口之一。近年来,汕头港口货物吞吐量呈大幅度增长态势。在全球经济低迷和各种不利因素对海上运输和港口行业产生较大影响的情况下,2009年全市完成货物吞吐量3101.6万吨,比上年增长10.5%;集装箱完成82.06万标箱,比上年增长14.1%,比全国沿海规模以上港口的平均增速高出20个百分点。当前,汕头正在打造东南沿海亿吨大港,广澳港区防波堤工程、5万吨级石化码头、10万吨级集装箱码头和年吞吐量2200万吨的海门粤东煤炭中转基地等一批项目都在加快推进中。

公路建设汕头是全国45个公路主枢纽城市之一,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组成的公路网四通八达,国道324、206线穿过汕头境内通向全国,深汕高速公路与汕汾高速公路连接汕头、深圳和厦门三个经济特区,连接汕头与梅州、赣南地区的汕梅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中,将于2011年底前通车。汕揭高速、揭惠高速即将动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粤东区域高速公路网络,加强珠三角和潮汕地区的联系,形成汕头通往珠三角地区及粤西地区的快捷通道。

铁路建设广梅汕铁路连接全国铁路网,成为京九铁路的重要出海通道;横贯汕头境内的厦深沿海铁路已开工建设,将于2011年竣工,届时从汕头往深圳和厦门均可一个半小时内到达。

信息产业基础信息网络相对完善,电信服务业和互联网服务业的装备水平和通信能力居全国同类城市先进水平,形成了由光缆、卫星、微波通信和光纤网络构成的覆盖全市城乡、通达国内国际、大容量、高速率、立体化的基础通信网络;拥有国际海缆登陆站、四星级IDC数据中心、卫星地球站等一批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使汕头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电信网络不可或缺的重要节点。2009年全年邮电业务总收入约为45.34亿元,通信服务能力与规模在信息产业大省的广东省内排名在前5位。

中心城区面积扩大15倍以上

汕头充分发挥沿海、特区、侨乡和对台、商贸等优势,多渠道、全方位筹措城市建设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中心城区面积从7.81平方公里扩大到120平方公里以上。同时,适度超前规划建设一批对汕头未来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港口、交通、能源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一批水利和城乡防灾减灾项目,加快建设一批市政道路和环保项目,大大地改善优化了汕头发展环境,城市供电、供水、交通、通讯能力大大增强。2009年全市日供水能力136万吨、污水处理能力39.5万吨,中心城区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汕头国字号荣誉

●全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

●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

●国家知识产权城市创建市

●中国品牌经济城市

●中国投资环境百佳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

●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全国双拥模范城

汕头特区的七个率先

●率先制定出台我国首部个人独资企业条例―――《汕头经济特区个人独资企业条例》,通过政策上扶持、产业上引导、法制上保障等方式,大力引进外资,发展非公经济,使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

●率先在全国改革居民住房分配制度,创新“三三四”、“二二六”补贴出售住宅解困模式。

●率先实行24小时审批答复制度,开政府机关实行承诺制的先河。

●率先进行干部制度改革,改委任为聘请制。

●率先在全国人民检察院系统建立“经济举报中心”,推广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举报网络。

●率先开通第一个地方政府信用网。

●率先出台了全国第一个保护华侨房地产权益的综合地方性法规《汕头经济特区华侨房地产权益保护办法》。

人无我有看汕头

侨资侨力成为促进汕头发展的重要力量

汕头特区因侨而立。“侨乡经济”是汕头特区的最大特色。目前汕头在海外乡亲340万人,遍布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汕头又是广东省距离台湾最近的城市,是台湾同胞的重要祖居地之一,处于广东对台工作的最前沿。在汕头至今吸引外资78.1亿美元中,侨资和港澳台同胞约占九成。华侨热心桑梓、捐资办学,捐建了以汕头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公益事业,累计捐赠总值近60亿元。近年来,汕头充分挖掘侨资侨力资源,全力打好“侨牌”,进一步开展以侨引资,以侨引智,以侨引外,以侨促贸。潮籍华侨在汕头特区的创立和发展,在港澳的顺利回归,在加强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友好往来与关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民营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汕头全市一半以上,是该市规模经济的推动力量、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体和品牌经济的重要载体。2009年民营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占全市的八成左右,民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七成左右,民营投资额占全市六成左右,以民营为主体的汕头专利申请量居全省地级市第四位,驰(著)名商标约占全省总数的10%,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二位。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步伐加快,2005年以来新增6家上市公司,以及经IPO审核通过的4家企业均为民营企业。2007、2008、2009年,面对全球金融危机,民营经济表现出顽强的抗风险能力。在吸纳劳动力就业方面,中小企业已成为主渠道。显然,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汕头市国民经济构成中分量最大、增长最快、活力最强的根本力量。近年来,汕头市委市政府加速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名牌战略、加快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让汕头成为民营经济的热土,做到了真正的藏富于民。

小特区带大农村,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改革开放以来,汕头艰难地寻求适合自身自然特点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索走出小特区带动大农村的发展模式,成功地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生态环境的良好。

汕头市区空气质量保持在Ⅰ级和Ⅱ级之间,空气污染指数低于83,建成区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各项绿化指标都达到了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汕头市海岸湿地自然保护区成为国内首个国际示范区。

潮汕文化与特区新文化交相辉映

汕头充分利用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人文地理优势,在发展特色文化的基础上培育出体现“特、潮、海、侨”特色的汕头文化,为提高城市品位和汕头人的道德素质,凝聚海内外侨胞合力和吸引国内外的友人客商,为汕头四个文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文化设施跨越发展,潮剧艺术中心等一批重要文化设施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华侨文化研究国内领先,建成全国首个侨批博物馆。文化艺术出现一批高档次、强效应的艺术精品,潮剧剧本与演员获得国家多个戏剧奖项。民间文化活动蓬勃发展,成为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之乡。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王雨吟胡亚柱方一庆

总策划:杨兴锋王春芙王培楠

总统筹:王进江

采访统筹:王雨吟胡亚柱方一庆

编辑:刘琴琴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