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政策新动向 >> 正文

汕头重拾信心:做粤东区域中心城市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2014-09-12     浏览:

  • 字体:

“当年这里都是盐碱地,是填海的地方。”刘峰指着窗外对面的龙湖人民医院以外的地方,悠悠地对本报说。白发苍苍的刘峰,此时已经82岁。

1949年,揭阳人刘峰便来到了汕头,从基层开始干到普宁县县委书记。1981年,汕头特区正式成立,刘峰被任命为特区第一任管委会主任,一干就是10年。

汕头特区的起步区,便在龙湖。

海外600万的潮汕籍华侨,是汕头成立特区的重要依据。甚至中国办特区的想法,都最早诞生于汕头——1979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的吴南生在潮汕受友人启发,萌生在汕头办出口加工区的想法,得到了省委的赞同;随后与中央对接后,确定了包括汕头在内的四个特区的建设。

回顾30年的历程,最让刘峰念在口头的,是1989年前国务院总理谷牧在汕头考察的时候引用王安石诗句的题词——“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刻在广澳开发公司门外石碑上的这两句诗,是汕头经济特区前10年的写照。

彼时,10年前谁都不愿意来的汕头特区,已经搞得很红火。记者拿到的资料显示,当时每年都会有中央核心层的领导人前往汕头视察。“汕头特区,是有它的历史地位的。”时任汕头市委书记的林兴胜说。

如今年届80岁的林兴胜,1983年汕头市地市合并的时候,便开始担任了10年的汕头市委书记,是汕头特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但是这个时间点的10年后,新世纪[28.154.41%]伊始发生的几起大案,把汕头逼入了慢行通道,一走又是10年!

如今,属于旧汕头的那个时代已经逐渐远去。新汕头,已经开始走着别样的道路。

迟来的工业

1981年9月,广东省委正式批复汕头特区起步建设。

在汕头特区的带动下,手工业本身发达的汕头市经济发展迅猛:1987年,全市实现人均GDP比1980年翻一番,1992年实现第二个翻番,1995年提前实现第三个翻番。而1998年之前,时任市委书记的许德立主政下更是出现了“黄金五年”——民营经济相当活跃,GDP增长了198%。

但快速发展的背后,却隐藏着一丝危机——依靠出口加工的发展模式,随着特区政策的淡化,显然不能长久。

“现在想来,我最大的遗憾有两个,一个是上世纪80年代后期也开始重视科技化发展,但是相对不如深圳、厦门抓得那么紧,尤其是1991年扩大特区后;二是特区规模范围和体制搞得慢了。”刘峰说,1984年的厦门已经把特区扩为全市区,而汕头到1991年才实现了这一步。

时任汕头市委书记的林兴胜,也看到了这一点:“我当书记后期,我想办大工业。没有工业,经济基础就很难真正起来。”实际上,这种办大工业的思想,与今日大项目拉动并无二致;而在彼时,却属于一种新理念。曾经长期是国家备战地区的汕头,没有重大项目落户,工业基础一直很薄弱。

“担任汕头市委书记这些年,如今回过头来看对自己的评价有两个:个人方面问心无愧;工作方面遗憾挺多。”林兴胜对本报记者说,首先便是大石化项目未能落地。

1987年左右,林兴胜带队到荷兰和壳牌公司谈石化项目,谈了三年后,由于测算后的利润未能达到壳牌的要求,而壳牌提出的减税和土地优惠也未能满足,项目最终流产。

1992年,林兴胜再次出击,与美国石油公司加德士集团合作,准备引进该石化项目。“一年产值几十个亿,合同签了、国务院都报批了,国内配套资金都解决了。”林兴胜说,最后选择了潮阳的一个沿海小坡,该地虽然不能建港,却可以搞一条30米的抛锚地,容许5万吨的货轮进入。但由于靠近一个渔港,担心被石化污染而遭到潮阳的反对。

当年年底,由于省委调动,林赴广州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不再担任汕头市委书记,这个等待动工就差选址的项目,最终不了了之。“5~6年后,国家发改委还问我,为什么手续都办完了,却没有开工建设?”林兴胜说。

直到2005年,汕头才真正被列入到广东省五大石化化工基地之一。但相比于先行一步的惠州大亚湾、广州等地,汕头当年率先的优势已经不再明显。至今,汕头薄弱的工业基础依然是一个掣肘。

“一分为三”之争

1991年4月份,汕头终于实现愿望——国务院同意将汕头特区范围扩大到市区,面积扩大到234平方公里。但彼时潮汕地区人口已经超过千万,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全省各地都在调整行政区划,而潮汕地区的调整也势在必行。

这一调整过程,颇费周折。

按照当时中央的规定,国内四个最早的特区必须是一个特区附带管理一个县(珠海带斗门、深圳带宝安、厦门带海沧、汕头带澄海)。但对于汕头来说,除了澄海还有七个县。这些县实质上因特区在中间而分割在两边。对于这些县的管理问题,颇让主政者头疼——既不受特区管理又不受省政府直管,可能处于无管理状态。
为解决区划问题,当年秋,林兴胜带队在北京驻扎了19天,但还是没有答案。
为此,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带队,专程到汕头解决行政区划问题。当时中央随行人员称可能会一分为二,即汕头特区和澄海、南澳纳入到一个市;剩下部分单独列为地级市。但对此方案,林兴胜表示不能接受,“除了汕头市外,剩下的各处汕头两边,根本没有办法管理。”

李鹏于是表示,这个问题在汕头暂时没能解决,到广州与省委商量后再定。

回广州后的第二天一大早,时任民政部长的多吉才让回到汕头,专程到揭阳、普宁、潮阳调研。林兴胜把汕头领导班子的两个方案表达了出来:一是特区带8个县市;若中央不同意,就只能尝试第二方案——“一分为三”,即汕头特区除了带澄海、南澳外,再带潮阳市;潮州市带饶平县合为一个市;揭阳、揭西、普宁、惠来合设一市。多吉才让当即表示百分百将意见转达总理。

当晚,林兴胜与广东省委书记谢非通了电话,谢非也表示认同“一分为三”的方案。1991年12月份,国务院正式发文,批准了这一方案,自此,汕头、潮州、揭阳正式分开,均列为地级市。

但把大潮汕分开,随即引起了争议。

“建特区的资源本来就少,‘一分为三’后,更把资源给分散了。”刘峰说。其时,海外人士也不乏反对者——知名海外华侨庄世平便说“要合起来桃园三结义,不要三足鼎立”。

当时,“一分为三”的考虑是,一个地级市管理上千万人口,财政分配体制跟不上;而对于建设特区的资源被分散,“当时特区是要不断帮扶周围的县市的,把这些县市分出去后,反而减轻了特区的负担。”林兴胜说,一些长期受益特区的地区,甚至不愿分出去。

至今这个问题依然备受关注。今年7月份广东特区30周年研讨会上,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陈华一认为三市存在内耗,就建议重新整合汕头、潮州、揭阳三市,组成一个副省级城市。

失乐园:首遇信任危机

如果说“一分为三”还存在争议,那么新世纪[28.154.41%]之交的信用危机问题给汕头带来的伤害,却是一个共识。

在后来主政者的反省中,即使在20世纪90年代汕头的黄金时期,已经初现了某些不好的端倪。一组被拿来作例证的数据是,五年期间,汕头城镇居民储蓄存款暴增4倍多;农村居民储蓄存款也增长了3.7倍。存款增幅远高于GDP、投资、出口的增长。“藏富于民”的现象,被视为来自于统计数字无法体现的地下经济。

当时,全国各地虚开发票骗税偷税等现象都比较普遍。而粤东的普宁和潮阳等地,国家相关部门认为相对严重。

2000年8月7日,以国务院13个部门组成的“807”工作组,奔赴粤东地区,掀起打骗风暴。潮汕地区成了暴风眼。

据新华社报道,“807”工作组前后检查的1142户企业中,827户是虚假企业,有虚开和偷骗税问题的占98.33%。工作组向全国发出1万多份发票协查函,9000多份证实是虚开。“807”工作组共检查认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17.2万份,其中伪造的有8.8万份,涉嫌偷骗税42亿元。

而后,又出了“815”特大走私案。2001年,中央特派“815”工作组进驻汕头调查,大约两年后方才结案。

在如此打压下,汕头市经济增长应声下落。

汕头GDP的增长从1996年的16.04%下滑到2000年的7.3%,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2001年更是出现了首次负增长,是全省唯一GDP负增长的地级市。而重灾区的原潮阳市2001年1月至9月GDP增长更是降到-27%。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珠三角的崛起,珠三角内的东莞、佛山等城市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地处“省尾国脚”的汕头政策优势逐渐变弱、区位劣势也开始明显的部分企业已经逐渐转移到珠三角。

“经过‘807’、‘815’后,原来留守汕头的企业也逐渐离去,包括一些本来就没问题的企业,也受牵连、被拖累了。”林兴胜说,汕头名誉坏了,经济也进入了慢通道。

1999年,汕头经济总量仅次于广州、深圳、佛山和江门,排在全省第五位,但十年后的2009年,汕头才翻了一倍,刚刚突破1000亿。而同期的东莞,却增长了9倍多。新世纪以来的10年时间,相对于珠三角各市的迅速崛起,汕头没落了。

再出发

经过多年的慢行和艰难经营后,2008年,汕头经济终于开始闪亮——当年经济增速达到了10.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0.4%,自1999年首次超过了全省。
这显然是个好兆头。而在广东省决策层对粤东经济版图的布局中,汕头的角色依然相当关键——被确定为带动整个粤东发展的区域中心城市。如今最受关注的是,汕头将如何按照省委的要求,擦亮经济特区这块品牌,重新“特”下去?
新任市委书记三个月的李锋,此前在深圳任常务副市长时,便主抓改革。到汕头后随即展开各种调研。

如何实现汕头的突围,备受期待。

今年6月份,“汪洋特区三道题”课题组对汕头特区进行了调研。其间,汕头常务副市长郑人豪介绍了汕头决策层初步的特区思路。

实际上,在特区政策早已淡化的背景下,税收等优惠政策已难再有。这样的情况下,郑人豪分析,特区应该定在体制改革的特区,在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方面起到试验田的作用。

“特区如何发展,关键是要找到动力。而动力来源于定位,这也是目前汕头首先要寻找答案的问题。”参加了这个调研广州市社科院高级研究员彭澎对本报说,目前汕头的一整套思路很吸引人,说明汕头决策层在思考如何实现特区突围的一种闯劲:

首先,争取与其它特区、计划单列市同等待遇,如税收方面能做到这一点,便可省下20亿来。实际上,2009年,汕头市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才58.54亿元。对于曾经经历过资金严重缺乏的汕头来说,这20个亿对汕头的意义依然相当重大。

其次,在234平方公里的特区范围基础上扩大到全市。其实,特区立法权是所有优惠政策中最高的一条,如何用好特区立法权很重要。郑人豪表示,改革重点已经转向社会管理、行政管理,特区面积只有扩大到2060平方公里,才能充分发挥立法权的效应。

再次,利用好特区立法权,与厦门一样做对台合作的桥头堡。

实际上,由于具备与台湾接近的区位优势,汕头对台合作早有基础。早在1990年,汕头特区便在珠池、广澳各划出1平方公里左右的土地,设立台商投资区,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条件,吸引了诸多台资企业进驻。

“讨论的时候有负责人提出在南澳岛作为突破口,拿来做汕台合作的特区,这个思路落实得好,那就很不错,意义不会比横琴岛小。”彭澎对本报评价,而在海西经济区背景下,对台合作这一思路也相当被看好。

如刘峰所说,主政者首先要抓的是人心,只有汕头上下都充满信心,当年建设特区的积极性便会回来。在这样的基础上,“这些政策思路落实得下来,汕头特区还是很有看头。”彭澎说。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