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人俊彦 >> 正文

你3亿,我4亿!黄鸿明要争当揭阳纳税冠军

    来源:揭阳新闻网    作者:     2014-09-10     浏览:

  • 字体:

   十多年光景,他由一名打工者到坐拥多家子公司的集团公司董事长;从一个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成长为一名为民请命的全国人大代表。黄鸿明以火样的激情不断地续写着极具传奇的创业人生,也演绎出人生的一次次精彩超越……

  二位重量级纳税大户的“PK”

  不久前,税务部门爆出猛料:“康美”集团和“创鸿”集团分别以纳税额3亿多元和2.1亿元(不含在广佛地区近亿元纳税额)的新高,荣登我市2010年度民企纳税的龙虎榜。我们闻讯后,立马前往创鸿集团采访。

  在公司的小会议室,董事长黄鸿明不经意间说了一个小故事,让我们久久玩味:有一次,黄鸿明与同是全国人大代表的康美集团公司董事长马兴田在京参加人代会,两人饶有兴趣地聊起了各自年度纳税的情况,当得知马兴田2010年度纳税额超过3亿元,黄鸿明当即向马兴田“交底”说:“2011年,我们公司一定要力争实现在揭年度纳税4亿元的目标。要不,我们来一个竞赛,看看今后到底谁纳税多怎么样?”作为年度领先的纳税冠军得主,马兴田自然不是等闲之辈,他高声道:“好哇,你敢挑战,我岂能不应战?那我们接下来就好好‘PK’一场吧!”这的确是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过去老板间常常比的是名车、豪宅和个人财富,如今比的却是谁的纳税多、谁的贡献大。这一比,比出的是一种精神的升华,比出的是一种令人崇敬的优秀企业家的真情大爱和崇高的社会责任担当。两大企业集团的首领自发的纳税竞赛,无疑将对我市企业界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导向意义。

  对于我们而言,这则小故事就像是“冬天里的一把火”,它“烧”热了我们的心,于是,我们决意要顺着黄鸿明创业路上的脚印一路探寻,去解读他超越的人生和人生的超越……

  从打工者到企业集团掌门人

  熟悉黄鸿明的人,只要和我们说起他,总是喜欢善意地“制造”一种反差,以强调其创业人生的传奇色彩。我们听到最多的说法,几乎都是:他1991年时,还是个20岁多一点的小伙子,当年他每天都骑着一辆自行车,赶到建筑工地去帮人打工。

  是的,黄鸿明的创业起点就是从替人打工开始的。由于肯吃苦、肯动脑,不久他便从建筑工地的一名小工,变成了建筑施工的一名管理者。1992年,这个在实践中逐渐羽翼丰满的小伙子,竟然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气概,以“创鸿”为名,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建筑工程公司。几年下来,凭着成就一番事业的创业激情,公司接二连三地承建了一大批市政工程和民宅工程。到了1997年底,已经在业界“身经百战”的黄鸿明已然小有名气。此时,已经不满足于“小打小闹”的他,凭着过人的胆识和敏锐的目光,洞悉了市区房地产行业巨大的潜在商机。于是,他又一次以出人意料之举,创建了“创鸿房地产开发公司”。次年,公司推出了首个住宅小区——“金凤花园”,结果一炮打响。于是,实力日增的黄鸿明终于祭出大手笔,于1999年创建了“广东创鸿集团”,并由此在揭阳这片热土上尽情描绘一幅幅精美的地产宏图。

  在“开发精品楼盘”的经营战略指引下,创鸿人不惜重金引入世界顶级景观设计公司加盟打造创鸿 “经典力作”。于是,荣获“亚洲最佳人居环境社区奖”的“御景湾”诞生了;荣获“中国最具文化品位社区奖”的“江南新城”问世了……

  细细数来,创鸿集团十年间已在揭阳市区开发建设了30多座住宅小区,不仅成就了“引领揭阳市区住宅小区化时代典范”的美名,也几乎在市区再造了一座“揭阳新城”。

  挺进珠三角

  基于可持续发展和进一步做大做强企业的深谋远虑,黄鸿明于2007年作出了一个极富远见的抉择,并于2010年5月将创鸿集团的指挥机构设在了广州,揭阳本土则作为区域总部。这标志着创鸿集团开疆拓域的“走出去战略”开始正式实施。

  紧接着,黄鸿明一方面积极为集团的扩张进行人才储备,一方面亲自带队走遍珠三角对该区域内所有标志性名盘进行“CT”扫描般的“透视”。

  2007年,对于佛山楼市来说,创鸿集团无疑是一匹脱缰而出的黑马,这年5月,黄鸿明果断出手,不惜以9.52亿元拍得南海区千灯湖的一块地王地块(每亩单价近1000万元),创下佛山乃至珠三角商住地地价新高。黄鸿明之所以如此果断出击,其实他早就通过信息解读,洞悉了广佛地铁开建以及广佛经济圈形成的大趋势。此后,黄鸿明在广佛地产频出大手笔,不仅接二连三入主千灯湖,还在广佛地区开发建设了“水韵尚都”等多个精品楼盘和商业综合体。随着在广佛地区的连连报捷,创鸿集团开疆拓域的三步走战略已实现从揭阳挺进珠三角,接下来便是两年走出广东、走向全国。

黄鸿明认为,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不懈地追求,不断地超越。突破本土的区域局限,走出去平台不一样,整合各种优势资源的条件不一样,竞争对手也不一样。他说竞争对手是最好的老师,好比一名武士,你不和高手过招,就永远成不了高手。

  “揭阳好则企业好,企业强则揭阳强”

  那天,黄鸿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毫不掩饰地当众宣布了集团近中期的两大目标,即2011年产值目标100亿,在揭阳纳税总额超4亿。今后6年内,年产值要力争达到1000亿元。

  接着黄鸿明说道:“揭阳是个民营企业当家的地市,揭阳好则企业好,企业强则揭阳强。”

  今日“创鸿”早已家大业大,不论就企业而言,还是就集团的独立股东黄鸿明个人而言,都处在如日中天的阶段。“企业强则揭阳强”无疑道出了创鸿人做强企业、振兴揭阳的胸中抱负。这也正是黄鸿明不懈追求、不断超越的强大精神动力。我们还在外围采访中找到了佐证:黄鸿明对身边的员工说:“揭阳是创鸿的发祥地,是揭阳这片热土给了我们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揭阳就是创鸿的根。我们有责任与揭阳同成长,为这个城市的发展多做贡献,这是我们的信念,也是我们的责任。”

  那天,面对媒体记者,黄鸿明还谈到了无条件捐资1.5亿元建设揭阳楼及其广场的黄畅然先生。他说:“黄畅然先生举家早已在深圳落户,还对家乡怀有这样的深情,做了这么大贡献,这个问题值得所有在本土的揭阳企业家深思……”

  黄鸿明的一席话,让我们感受到了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一名成功企业家丰富的内心世界。也让我们对其个人所展现出的企业家的社会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

  从2004年至2009年,创鸿人连续6年荣获广东地产资信20强企业和连续4年荣获“揭阳市纳税光荣户金奖”,去年更是创下了在揭纳税额超2亿元的新高。连年来,创鸿人捐助教育、赈灾济困等社会公益事业累计超过1亿多元。但如果仅仅以此可以量化的指标静态地去评判一个企业家和一家企业的社会价值,那就未免有些片面,甚至还会对公众产生误导。

  事实上,多年来黄鸿明率领创鸿集团创造的难以量化的社会价值是无法估算的。且不说集团多年来已为社会提供了万余个就业岗位,也不说集团打造了几十个精品楼盘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宜居水平,我们仅仅举出几个简单例子便可“一叶知秋”。从2006年起,创鸿人成功引进世界500强企业泰国正大集团,开创了东山、榕城两大“卜蜂莲花”大型超市,填补了市区无大型超市的空白;2006年,揭阳市区闲置了13年之久的“烂尾楼”“伊丽沙广场”,在法院整体拍卖流拍的情况下 ,创鸿集团毅然投巨资接下了这个被人视为“鸡肋”的工程,并最终打造成了市区的一个现代化综合商业体,还成功引进广百股份,填补了揭阳乃至粤东地区无大品牌百货商场的空白;2008年,创鸿人在东山打造了千米长街——金城商业文化步行街,汇聚了大批品牌商家,还在步行街诞生了揭阳首家数字影城(大地数字电影院)。此后,创鸿人在阳美玉都斥资50亿元打造玉都广场,首期工程还成为由揭阳担任东道主的广东省第三届粤东侨博会上的一大亮点……

  如今,创鸿集团揭阳区域总部的2000多名员工,又担当起了市区“三旧”改造(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综合工程的主力军。他们还将一如既往地为揭阳作贡献并不断地展现创鸿人的社会价值……

  黄鸿明的人生超越,还体现在他认真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的行动中。多年来,他在带领集团奋力拼搏的同时,还就区域发展、城市规划、交通建设及民生问题领衔提出3件议案,参与提出议案、建议20件,大多被采纳且发挥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