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人俊彦 >> 正文

郭赞明:心中一盘大棋 愿与专业的人一起下!

    来源:南方网    作者:     2014-09-10     浏览:

  • 字体:

政策层出不穷,市场动荡不休,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屡受调控而依然顽强的行业,楼市在2011年,又开始走上了一个不确定的未来。人口红利的褪色、经济结构的转型、住房制度的重归民生,会否令房地产过去10年的黄金时代,行渐结束?在这个新的转折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倾听那些影响惠州楼市发展的房企大佬们,听听他们在想什么,在说什么,在做什么。由此,我们第一次启动了为期半年的“高端访谈”,我们将陆续采访大约20位房企的老板们、CEO们,听听他们如何看待惠州楼市的前景,探触他们的内心世界、观察他们的企业运行……

今年跨入“百亿俱乐部”

光耀今年销售目标锁定百亿,目前已储备800万平方米可建筑面积的土地。

南方都市报:光耀今年的销售目标是100亿,这是新一轮调控出台前提出的,现在有调整吗?

郭赞明:没调整,我有信心。惠州区域公司和珠三角区域公司,重点项目都进展不错,这两个区域将承担60亿的销售额。另外天津、临沂各15个亿,杭州10亿。

南都记者:你们的销售额08年是7亿,去年到40亿,今年目标100亿,有人说这很冒进。

郭赞明:不冒进。我们现在还非常可控。我们不会减少项目,也没有资金流问题,搞不好将来我们还会这样超常规发展。只不过说,在惠州,相比一些同行,我们走得太快了。

南都:你们现在储备了多少地?

郭赞明:大约800万平方米建面的土地。珠三角区域是大头,占一半,其中惠州区域占了(珠三角的)60%,主要分布在惠阳、大亚湾。在东莞松山湖,我们新拿了一个别墅项目,今年可以卖。其它区域加起来有400万平方米,如在环渤海,天津、临沂有四个项目,还不包括北京、重庆和成都。我们现在的问题是,项目这么多,先做哪个,哪个放一放。

四处拿地,政府曾怀疑我炒地

“你看这几年调控那么多,光耀有没有卖过一寸土地?”

南都:你四处拿地,在光耀城项目上,曾有人怀疑你的资金链出了问题。

郭赞明:光耀城对光耀而言是举足轻重的一个项目,但当时,我并没有认为那是很大的困难。你看这几年调控那么多,光耀有没有卖过一寸土地?我大不了真的遇到什么困难了,还有最后的一招就是卖地过日子。但我们并没有那样做,到光耀手中的土地最后都开发了,这说明我的资金并没有问题。2008年也有一些人包括政府官员说,你光耀拿的地太多了,你是不是在炒地啊。这么多年,我们光耀拿的地,不管坏地还是好地,都是自己开发。荷兰水乡这块地放在2006年就不是一块好地,但我们还是执着地把它做成了一块好地。再有小金口那块地(光耀荷兰堡)也不好,荷兰小城当年很多同行都不看好,但是我们都做好了。光耀城也一样,当年是一个别人做了三年做不下去,我们接过来的烂尾楼,你能说它是好地吗?现在我们的推广做出来,产品做出来,大家都说这里非常好,是行业的旗帜。

南都:这块地当时地价是多少?

郭赞明:6个亿啊,在当时讲是贵了。这是我们第一次拿这么大的项目,而且是在资金不太充裕的情况下。但是我很乐观,我当时是看到6年以后的。我觉得这个项目6年内做完,就能赚钱。现在还不到3年,已经赚钱了。

朋友担心我走得快会摔倒

2008年楼市低谷期,郭赞明确立了光耀“走出去”战略,引起内外质疑。

南都:光耀八年,在你做过的重大决策中,哪个最关键?

郭赞明:走出去。我做出这个决策的时间是在2008年,刚好是房地产最低谷的时候。当我第一次提出这个提议的时候,公司很多老总都反对。他们认为应该先把惠州本地做大做强后,再说向外发展的问题。一些朋友也认为我太急了,但我认为一边发展一边寻找新机会也是可以的。今天看来,当时的决策带来了很多好处。当时我最好的朋友跟我说,小心走得太快会摔倒哦。一些朋友也不支持我,尤其是银行的行长,因为他有贷款放到我这里,他要确保他的资金是安全的。搞得我去天津拿地的时候,银行的朋友打电话问我,“听说你又去天津了?”我只有说没有啊,我在惠州。然后对方说那明天中午一起吃饭吧,我当晚就赶紧飞回来,那段时间我经常是这样的。因为我欠银行的钱,他就是我的老板,我要对老板负责(笑)。

南都:那最后是怎么说服身边的人的?

郭赞明:说不服只要我坚持做也能做啊,这就是民营企业的好处啊(笑)。有时候你要坚持这些啦,因为最后这个责任是要我自己背的,我自己都觉得当时太执着了。

拿地标准:产品要卖到1万元/平方米

光耀选择进入一个城市的标准,要开发的楼盘能卖到1万元/平方米。

南都:楼盘越来越多,有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产品线定位?

郭赞明:我们坚持走中高端路线,低端的产品不做了。不论项目大小,我们都要走中高端路线。未来光耀的核心产品,是高端资源型大盘。我们已经和美国一家设计公司在深圳组建了一个新的设计公司,主要做产品研发。接下来我们会有一个集团副总裁专门分管这一块,未来在北京也将设立一个北方研发中心,南北两个研发中心同步推进。

南都:现在一些企业比如万科开始介入商业地产开发,你们有这方面的想法吗?

郭赞明:其实,商业地产这块我们已经启动了,现在上海、杭州各有一个项目在谈,都有商业,我们准备开发为城市综合体。北京还有一个项目在洽谈中,也以商业为主。

南都:为什么一开始就选择北京、上海这些竞争最激烈的地方?

郭赞明:我认为住宅走出去最好采用迂回政策,从二、三线城市开始。但是做商业,选择最集中的地方去做,反而更保险。

南都:决定进入一个新城市,是经过一番成熟的规划,还是哪里可以拿到便宜的地就去哪儿。

郭赞明:有一个规划,哪个城市能进,哪个城市不能进(我们)会有充分的评估。

南都:标准是什么?

郭赞明:要进入的城市,我们的产品起码能卖到10000块钱一平方米左右。就是说它的利润要比我们大本营惠州要大,如果没有,那我们的人才去到那里我的成本也大了。我们选择天津、杭州、上海、成都,都是这个道理。还有一个原则是地缘,如果一个城市刚好有熟人或者同行业介绍,项目又非常适合,我们当然也可以去。

争取明年香港上市

光耀未来3年内欲实现年销售额达200亿,且在香港上市。

南都:业界比较关注光耀的上市计划。

郭赞明:在我心中,有一盘棋。今年计划销售100个亿,打八折也有80亿,我很满足了,未来三年目标是(每年)200个亿。在同行竞争中,今年我们跻身前100强能实现,未来我希望能进入全国30强或50强。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未来三年要上市。

南都:现在走到了哪一步?

郭赞明:原来计划在A股,但去年因为政策调整,A股市场对全国房企都停了。去年底到现在,我们一直寻求在香港上市,目前这个工作还在推进中,争取明年在香港上市。

南都:跑这么快,要很多东西支撑,你们目前最大的困难在哪里?资金?

郭赞明:不是资金,是人才瓶颈。房地产是一个对人才依赖度很高的行业,但很多企业都忽略了职业经理人队伍的建设。现在有好项目,有好的人操作,资金其实是源源不断的。资金方面,我本人对资本市场有研究,以前也从事过金融行业,资金没问题,关键是有没有有抱负的、专业的人跟我一起干。光耀可再开十个八个项目,钱没问题,但人就派不出那么多。

南都:最近跟一些开发商接触,他们提的最多的是去广州找钱。

郭赞明:去广州找钱,不如去深圳找钱;去深圳找钱,不如去上海找钱;去上海找钱,不如去北京找钱,越大的城市能提供的资金也越多,就看你有没有路去找。国外资金现在也非常多,只要能找到渠道和他们相结合,就可以解决很大的问题。最成熟最好的开发商,他在一个项目上投入的资金可能只有30%,另外70%都是靠资本市场的运作。

未来两三年调控有放松可能

未来2-3年调控可能放松,光耀进军二、三线城市及商业地产,避开了调控。

南都:对于目前的调控,你乐观吗?

郭赞明:对,我依然觉得这个行业没有问题,我看的不是暂时的调控,而是这个行业的前景在哪里,发展方向在哪里。不管调控政策怎么密集,但大方向并没有否定这个行业。从目前刚性需求量来看也好,还是从各行各业发展的速度来看也好,都是需要房地产的。现在政策对房地产有一定的压制,但是未来两到三年就有放松的可能。

南都:为什么?

郭赞明:对一个行业的调控不可能永远这么下去,中国房地产行业的不正常,就在于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运作。政府目前的调控也是在摸索一条道路,将来一定会放开。

南都:光耀现在进入了很多调控政策不一样的城市,如何调节自身来应对?

郭赞明:我们也有很好的应对思路,第一,重点调控城市,我们没有碰那里的住宅,而是迂回到二线、三线,或是城市边缘,不在调控密集区。第二,我们已经有了商业地产的开发计划,这个目前还不受调控约束;第三,我们每个区域、每个项目都是独立资金运作的,如果单个项目出问题,不会影响到其它。

南都:十年九调,房价还下不来,问题在哪里?

郭赞明:如果放在10年这个长时间段里,房价涨是正常的,因为这是经济规律,其它的物价也在涨。只是说国家在控制房价的问题上,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决策者如果多下基层走走,更多地接触平民,然后再做决策,可能会更好。其实房地产市场,归根结底就是供求关系,现在主要是需求比供应多得多,从这个方向去想问题,可能会好很多。

温总理的话被误读了

温总理讲话的原意并非指所有的开发商都这样。

南都:一些城市已经出台房产税,主要针对豪宅,光耀产品又定位中高端,会受影响吗?

郭赞明:征税是可以的,可以调节社会分配。但只要大家把税交了,就要允许消费。社会上有钱人很多,用邓小平的话,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既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那么就要允许人家先过上富人的生活。如果高端消费在国内实现不了,有钱人怎么办?他会想办法把钱移到国外去,携家带口去移民,那是国家的损失。一个有钱人假设有能力在30个城市买30套房,只要他交税,照交水电费,有什么问题呢?现在国家又在提扩大内需,怎么扩大?人家有10部汽车,国家难道要从节约的角度不让人家买了吗?如果我们能有实力让国外的有钱人往中国跑,那才是聪明。

南都:温总理在两会前公开批评开发商没有道德,你听到这番话是什么感受?

郭赞明:我想总理的话肯定是被误读了,他的原意肯定不是指所有的开发商都这样,大家断章取义地理解了。如果让总理再讲一次,他不会说所有开发商都是这样的。

南都:目前国内很多言论把开发商放到公众的对立面,开发商几乎成了人民公敌。

郭赞明:不仅是开发商被误读,职业经理人也一样,所有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有问题。按照这个逻辑那么这个行业就不应该存在了,国家还搞这个行业干吗?

南都:那你怎么理解开发商的社会角色?

郭赞明:所有行业都一样,你说煤老板他有没有责任感?做石油的人有没有责任感?有责任感的开发商,到了哪个行业都还是有责任感的,应该这样去理解。其实很多开发商在做好自己事业的同时,都会考虑为这个社会尽一份力。

希望将来能叫响全国

最想听到业主的评价是,买光耀的房子没买错。

南都:你走出去,万科、保利、合生、碧桂园走进来,和他们比,你的优势在哪里?

郭赞明:我们的优势应该比较明显吧。我们现在的规模比较可控,这一点我有自信。在管理半径上,还有职业经理人队伍上,我比较得心应手,我一个电话可以打到十个二十个老总那里,每天我都应付得过来。在产品设计和销售上,我们也非常有特色。我们在这个阶段的速度可能比这些企业快,但是我承认,我们在综合实力以及品牌美誉度方面,还不及他们。

南都:光耀未来的愿景是什么?做多大?给公众什么形象?

郭赞明:做多大我不去限制它,有多大我就做多大(笑)。我希望光耀从惠州走出来,作为惠州不多的百亿企业,能够代表惠州成为一个全国叫得响的品牌。做大以后,我也会在履行社会责任这方面永远走下去。

南都:将来别人谈起光耀的房子,你最希望听到的评价是什么?

郭赞明:我最想听到的就是,业主说买光耀的房子非常值得,没有选择错,就够了。我也一直以这个为目标,不论项目是1万平方米,还是100万平方米,我们都倾注了很大的热情去做,非常认真。像光耀橙子,非常小的公寓项目,还有荷兰公馆、巧克力,都很小,也没有什么钱赚。但我们的目标是做到尽善尽美,让每一个业主都满意。

最伤心光耀城市广场

投入2000万解决光耀城市广场装修质量事件。

南都:你刚才说尽量让每个业主都满意,如果有业主的投诉呢?

郭赞明:有投诉是正常的,尤其这个行业,比如2009年我们光耀城市广场的投诉。

南都:这个问题也是我想问的。

郭赞明:对,其实从事这个行业八九年来,让我最伤心的就是这件事。这个项目装修不是我们的本意,我们把钱给了装修公司,但是装修公司在质量控制上不到位,导致业主投诉很厉害。但是我们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二话没说,不管是花100万还是1000万,一定要把它修好。为这个问题,我组织员工开过至少20次会。

南都:现在怎么样了?

郭赞明:基本都搞好了,只剩下两个商铺。能修好的,我们尽量去做。但有的业主想换一套房,法律上没这个规定,我们就没做。为这个事,我们前后搭了2000万。这个行业哪个开发商不论是万科还是万达,都有投诉,做到零投诉很难,但我们会去追求完美。

南都:城市广场是光耀尝试装修房的开始,失败了,但光耀今年还要推装修房。

郭赞明:其实,光耀橙子也是精装修的,也没有投诉。精装修这块,光耀会继续做。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装修房是很受欢迎的,很多业主没精力也不愿自己去装修。我最近跑了日本和韩国,那里百分之八十几的房子是带装修的,我们以后也会侧重探讨研发精装修产品。

放权是为了解放自己

“最欣赏的企业是龙湖、星河湾,最欣赏的企业家是王健林”。

南都:员工说你是个愿意放权的老板。

郭赞明:在我们现在这个阶段是需要放权的,放权是为了解放我自己的精力。一个私营企业的文化,实际上就是老板文化。整个公司的规划,就是老板心中的思路。如果一个企业不发展了,出问题了,可能就是老板出问题了。很多时候老板什么都管,约束了职业经理人的权限。当然,充分放权也会带来一个问题,比如说成本会提高。但我认为在前进中找问题,在前进中解决问题吧。

南都:在业内你最欣赏的企业是哪家?最欣赏的企业家又是谁?

郭赞明:我们一直都在调整学习方向。现阶段,我认为龙湖是值得学习的,它是做精品的,星河湾这种企业值得研究。企业家方面,大连万达的老板王健林值得学习。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