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潮学史话 >> 正文

欧洲潮商:在全球化中张扬中国软实力

    来源:潮汕商人网    作者:江滨 周凡    2014-09-10     浏览:

  • 字体:

    欧洲潮商是上世纪60年代印支战争爆发后,为躲避战乱从越南、柬埔寨、老挝辗转移民来到欧洲的。目前约有60万人左右潮人生活在欧洲大陆。

    初到欧洲时,潮人们人人赤手空拳,均依靠救济金维护生计。他们白手起家,男人到工厂打工,女人在家里做裁缝、制衣,供养子女上学。法国本地人赚了钱就去旅游、休闲,而潮人却是一年到头一天都不曾闲过。不少家庭主妇为赶货期,经常通宵达旦缝制衣服。欧洲潮人就这样在高度发达的商业社会夹缝中求生存,直至取得今天的发展。

    早年创业的艰难,使得欧洲潮商们深深体会到,只有改良社会,才能从根本上改善海外潮商自身的命运和处境。这造就了他们关注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强烈责任感。多年来,许多有名望的欧洲潮商积极投身到所在国的各种社会活动之中,从组织华人维权和互助,援助经济困难的欧洲本土居民,到逐步参与居住国的政治和公共服务,以及捐助祖国救灾,资助潮汕家乡公益事业,欧洲潮商的社会公益运动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推进。


树立欧洲华人形象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欧洲华人凭借勤奋与努力,在居住国开创出一片事业天地。但由于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加上欧洲右翼势力的恶意挑拨,在欧洲针对华人群体的负面舆论甚嚣尘上。为让欧洲人民了解真实的华人社会,维护海外华人的权益,一些欧洲潮商的代表人物一方面积极与居住国主流社会沟通接触,一方面组织华人社团做义工、参加慈善活动,努力树立欧洲华人良好的社会形象。

    祖籍普宁的陈克光、陈克威兄弟是这方面杰出代表。兄弟俩1975年移民法国,1976年创办陈氏兄弟公司,现已成长为欧洲最大的华人企业。陈克光在2008年法国富豪500强中排名271位,并任法国潮州会馆名誉会长。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他积极回馈社会,不少善举至今仍为人称道。

    自1984年以来,到法国谋生的华人越来越多。一些法国人惊讶:中国人来法国没有几年,就又买车又买房的,这么快就发财了,莫非有“黑手党”?法国社会由此对唐人街产生许多猜疑和误解。1985年,法国电视台记者Rachid HARAB便带着这些误解前来唐人街采访。但所遇到的华人都不懂法语,又怕惹事,所以见到他不是躲就是藏。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法语流利的陈克光挺身而出,主动接受采访,他以自己亲身经历的巴黎唐人街的发展史,向法国记者宣传介绍了华人的习俗、文化、传统美德和行事原则,澄清法国人对旅法华裔的各种误解。  

    此后,陈克光对法国主流媒体的采访一般是来者不拒。从1985年至今,他已经接受了80多批次的记者采访,成为法国传媒面前的华裔代言人。他还发动唐人街上的华人勇敢、主动地与法国主流媒体进行沟通,力求树立华人群体的正面形象。

    1987年10月,两名法国作家出版小说《黄色黑手党》,把巴黎华人描写成走私贩毒、杀人越货、放火奸淫的黑手党徒。针对这一逆流,在陈克威、陈克光兄弟牵头下,在法华人成立了“华裔融入法国促进会”。华进会成立后第一件事,就是向当地法院起诉《黄色黑手党》的两名作者。经过多场法庭辩论,法院判决作者在小说中负有诽谤不实的责任,责令两名作者会同书商全部收回并销毁该书,不得再行出售。陈氏兄弟的这一起诉胜诉,大振华裔社团的维权士气。


华裔顺畅融入当地社会


    为进一步提升华人在法国的社会地位,陈克光、陈克威大力发掘一战期间在法国捐躯的华人劳工的历史,开展了新一轮运作。1988年11月,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70周年之际,由陈克光发起,华进会组织,并在陈氏兄弟公司赞助下,在巴黎里昂火车站附近广场镶立了一块华工纪念铜牌。1998年,仍以陈氏兄弟公司赞助的方式,法国政府又在巴黎十三区竖立“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法国捐躯的中国劳工和战士”纪念碑。10年间两次揭幕仪式,都有法中两国的政要官员参加,场面隆重热烈。法国主流媒体纷纷在显要位置报道。希拉克总统、若斯潘总理分别发表慰问信函,对华工的贡献表示敬意。陈氏兄弟的义举,提升了华人在法国的受尊敬度,使华裔能够更自信、更顺畅地融入当地社会。 

    “大批华裔难民来到法国已有十几年了。法国人民帮了我们十几年,现在我们安居乐业了,也该伸出援手帮助一些处境比我们更差、更需要帮助的人了。”    

    陈克光经常给华裔们讲这番话。他说:“不能只是让白面孔救黄面孔,黄面孔也要救白面孔!”   

    1987年4月,当得知东南亚难民漂泊海上生活窘迫时,陈氏兄弟发起名为“舢板行动”筹募善款活动,在陈克光的发动之下,全法国许多侨团积极响应,捐款很快达到100多万法郎,其中尤以陈氏兄弟公司捐款最多。这些款项转交给“无国界医生”组织,悉数用于定期派船到公海搜救漂流于狂风巨浪中的印支船民,被救起的难民无一不是死里逃生,并全部被送往法国安置。这笔款项一直支撑此项活动持续了10年。


旅欧潮商活跃法国政坛


    旅欧潮人在事业有成后,越来越多地参政议政,参与所在国的公共治理,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尤其是60后的潮人新生代,在这方面更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旅欧潮人最集中的法国,虽然思想先进开放,社会福利包容四方,但长期以来参政管道封闭,使非白种移民难有容身之处。尽管华人移民法国已有近百年历史,并为法国社会贡献了可观的力量,但因其沉默而长期被主流社会忽略。2009年3月,年仅40岁的陈文雄当选巴黎十三区副区长,成为法国第一个华裔副区长,标志着新生代旅欧潮商开始活跃在法国的政治舞台。

    祖藉普宁的陈文雄,是茶叶经营商嘉华集团的负责人。他同时是法国潮州会馆副会长,也是华人青年团体的领导人,一向热心参与华人圈的社团活动。 2008年,法国社会党努力在华人聚集的巴黎十三区发展自己的政治力量。该党政要一致认为,身为十三区华人青年领袖的陈文雄是制胜的一张王牌,因此力邀陈文雄参加巴黎市政选举。

    陈文雄顾虑自己忙于嘉华的商业事务,恐无暇抽身从政,这时父亲陈顺源开导他说,巴黎华人虽然经济实力强,却无政治发言权,市政选举是个契机。陈顺源认为有些事比赚钱做生意重要,他鼓励儿子站出来,为华人族群做点事。

    陈文雄参选,使得许多原本对政治冷漠,从不投票的华人选民参与到选举当中,提高了投票率,法国主流社会再不能忽视这股力量,从而提高了华人的社会地位。

    十三区人口18万,在法国相当于一个中级城市,巴黎市的副区长地位,相当于一些其他城市的副市长。陈文雄熟悉地方事务,又具有企业经营理念,上任后立刻进入状态,他目前负责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事务,外加辖区内4所学校的预算管理,还得解决市民陈情、行政纠纷等。

    当上副区长后,陈文雄已经从成立华人托儿所与华人老人院着手。他要求老人院要架设华语电视台,三餐提供中式餐点,要聘请华人护士与医生。”

    陈文雄上任后给自己定下的另一任务是传播中医、中药、中秋节与茶文化,他为此制定了一个6年计划。中医养身保健与治病效果,均具有数千年历史,但法国社会目前只了解针灸,而繁复的医疗法规形成中西医结合的道道阻力。正巧,社会党国会议员李贵是国会医院管理委员会的主席,李贵是十三区选出的国会议员,需要华人支持。当选后,陈文雄有了立足点,名正言顺通过国民议会,全力推动法国医院与中国中医体系合作。


对国家故里的情义担当


    旅欧潮人对居住国和祖国保持着双重认同,他们不仅积极融入和服务于居住国社会,对于祖国和潮汕家乡,他们同样有着解不开的情结,都希望在事业有成时能为祖国,为家乡尽一份赤子之心。

    于是,在家乡捐资助学赈灾,兴办公益慈善,为祖国的重大国际活动助力,成为每一位旅欧潮商领袖的“必修课”。如陈克威、陈克光兄弟就曾出资百万,帮助广西和天津的辍学女童复学,被中国儿童慈善总会评为“中国儿童慈善大使”;为支持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陈克光曾发起成立北京2000年奥运会法国促进会,宣传中国体育事业,让欧洲对中国的申办奥运树立信心。

    祖籍潮阳的法国华裔互助会会长、巴黎士多集团总裁郑辉,在祖国改革开放初期就把故乡作为投资的首选地,投入800万美元在汕头兴办达辉食品有限公司。此后,从家乡修桥铺路到捐资奥运,从大兴安岭森林大火到华东水灾,从中国残疾人福利事业到两江特大洪灾,从云南地震到防治非典,从在异国开办培训华裔青少年学习中文到资助中国的和平统一事业,到处都有郑辉捐赠的一笔笔款项,一箱箱物资。当他见到潮阳家乡的孩子仍在破旧的祠堂里读书时,便捐资300万元兴建了建筑面积8050平方米,可容纳1200名学生就读的“郑辉学校”,并拨款慰问潮阳教师。

    由于经常出钱出力为中法经济文化交流牵线搭桥,郑辉多次受到法国政府表彰,希拉克总统多次接见他,并授予他“巴黎荣誉市民”称号。

    同样祖籍潮阳的华南食品工业公司董事长蔡汉忠,在每一次祖国发生重大灾害时,他担任会长的法国潮州会馆都是参与发动捐助的主力团体。他本人也多次慷慨解囊。2003年北京发生非典疫情,蔡汉忠个人就向北京医务系统捐资。2008年汶川地震,他又以个人名义向四川灾区捐资。就连2008年夏天强台风“碧利斯”、“格美”袭击潮汕地区时,蔡汉忠等会长团成员也向灾区捐资。蔡汉忠还和旅法潮人蔡三河等一道,捐资兴建了汕头陈店华侨医院。

  • 字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潮汕商人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最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