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汶川大地震三周年之际,记者得到报料,称当年潮商中唯一一位只身前往汶川地震重灾区赈灾的陈子填(原名陈填)先生近日返乡,记者闻讯后对他进行了一番采访,于是了解到有关他的若干故事。
故事一:千里单骑行善举
3年前的5月12日,汶川特大地震令世界震惊、令举国悲情。每天看着电视直播中那令人揪心的画面,陈子填在一次次泪流满面之后,做出了一个坚毅的决定:暂时丢下自己在深圳经营的公司,独自驱车近2000公里到重灾区映秀镇和漩口镇去赈灾。
6月1日,陈子填驱车踏上了赈灾之路。途中,他接连接到了在深的亲人和朋友的规劝电话:“汶川灾区余震不断,你还是赶紧回来吧!”然而此时的陈子填,脑海中闪回的全是灾区的惨烈和解放军冒着危险救人的画面,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尽快赶到灾区为灾民献一份爱心、给一份抚慰。于是他加大油门向着汶川疾驰而去。
几天后,他一路颠簸地进入了汶川地域。在接近重灾区时,道路异常难行。在一个关卡前,他被拦了下来,当地的工作人员告知说前面道路危险已禁止民用车辆通行。陈子填立马下车说明情况:“同志,让我过去吧,我是来自深圳的一名志愿者,我要到重灾区去为灾民们尽一份心意……”陈子填好说歹说,那位工作人员就是不同意放行,陈子填情急之下,掏出了自己的相关证件,对方一看他是深圳一家珠宝公司的总经理还独自冒险进灾区赈灾,也不禁为他的义举所感动。最后,双方约定由陈子填签署了“生死状”。
就这样,陈子填获准以个人名义进入灾区赈灾。看到满目疮痍重灾后的映秀,陈子填心情沉重地让人帮他拍下了进入灾区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张照片(见上图)。此后,他接连数日,天一亮就开着车将自己掏钱买来的一箱箱方便面、一箱箱矿泉水一趟又一趟地送进重灾区的救灾点;天黑了,又独自开车出灾区到外面寻找住处。在此期间,他还不留姓名为好几户失去亲人的灾民送上慰问金。直到他把带去的钱用得只剩下回程加油和住宿费之后,才踏上了归途……
当陈子填告别灾区回到深圳后,商界的许多朋友对他的爱心和血性大为赞赏,于是自发地像迎接英雄凯旋似的为他举行了盛宴。由此,他的爱心壮举至今仍在业界传为美谈。
故事二:舍弃文凭闯商海
陈子填60年代末出生于惠来县鳌江镇龙舟村。由于其父供职于国家税务部门,他十几岁便随家在惠城居住。
1990年,陈子填由惠来一中考入汕头大学经济管理专业,这在当时来说,无疑是个改变人生的重要转折。也许是深藏于骨子里的“不安分”,也许他真的是个“超凡之人”。总之,他在大学里只读了一年,便对教程的慢节奏感到了“厌倦”。随后,他搜齐了大学四年里的全部教科书,便一头扎进了深圳一家大酒店受聘当了一名财务人员。在此后的两年中,他白天从事酒店财务工作,夜里就挤出时间通过自学“完成”大学的课程。两年之后,他和几位老同学“凑份子”承包了一家电器商场。几经周折后,凭着敏锐的洞察力,他预见了一个潜在的巨大市场。那就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金银珠宝首饰有了越发强烈的需求。
1994年7月,他以过人的胆识,多方筹集了400万元资金,并通过种种努力办下了相关证照,率先开办了深圳市南山区首家金行——金宏金行。
1998年,他和朋友合作投资1000多万元开办了当时南山最大的另一家金行。
到2000年,陈子填几经摔打,已积累了相当的从商经验,这一年他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贸易公司,成了当时深圳首家批发白银的公司。
故事三:问鼎深圳银条独家总代理
众所周知,如今金银珠宝业已成为深圳市一大支柱产业,业界不仅人才济济而且行业竞争也日益激烈。
凭着多年的人生历练,凭着友善、诚信和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一贯风格,陈子填不仅在业界树立了良好信誉,建立了广泛的人脉关系,也积累了丰厚的经营管理能力。去年,他力克群雄,一举拿下了上海华通铂银交易市场有限公司“储值型投资银条”在深圳的独家总代理权。
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如今陈子填执掌的深圳市瑞金金珠宝首饰有限公司,不仅是深圳白银批发和白银饰品生产的“龙头老大”,而且发展壮大成了一家集生产、加工、研发、销售(银原料及成品)为一体的综合公司。不仅拥有两家金行,还拥有独立生产车间2000多平方米,拥有先进首饰生产设备和一批专业设计、研发的技术人才队伍。陈子填精心打造的“魔界盛世”金银珠宝系列,已成为公司大胆创新、引领首饰品时尚潮流的一大品牌。
故事四:一块牌匾两头情
两年前,龙舟村的村干部专门为陈子填赠送了一块“热心公益,功德无量”的牌匾,感谢他阔别故乡多年仍以赤子之情报效乡里。
龙舟村系惠来县的一个贫困村。早年离乡的陈子填先生,近年来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期。但用他的话说:“与许多在深圳的揭籍大企业家相比,我还是个‘小不点’。”但尽管如此,他对故乡始终怀有深厚感情。为了改变村容村貌的落后状况,他主动联络在深的外出乡亲为家乡建设出谋献策,还带头出资100多万元认捐村里的公益事业,在他的带领下,大家筹集了400多万元,将村里两纵两横5公里长的村道全部实现了“水泥化”并植上了绿化树。陈子填还多次回到家乡,与村干部们一道倡导成立了村公益事业发展第一届理事会。如今,龙舟村的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村里建成了垃圾收集箱将垃圾集中处理,还架设了全村各巷道路灯,修建了戏台小文化广场,建了老人之家,还重建了“三山国王庙”……
陈子填表示,企业发展了,应该为家乡多作贡献,这是一名外出企业家的分内事。最近,他还打算对村里设立教育基金,扩建学校以及雨污分流工程、加固防护堤等事项进行了积极谋划。他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后定会一如既往地为家乡新农村建设多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