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潮人在珠海的总体发展情况如何?您对珠海特区的建设发展有何看法和感受?
林玉潮:潮汕人在珠海从事于各行各业,从事房地产业的更是占整个行业的20%,其他比如电器、旅游、酒店业,乃至市场小商小贩都很多。珠海的潮汕人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在创业中具有刻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十分热心公益,在支援汶川抗震救灾等许多活动中都踊跃捐款捐资。
珠海是一个文化多元化城市,这里的居民来自五湖四海。在这里创业发展,首先要了解城市的文化、人情风俗;其次,要充分了解国家、省给予珠海的最新政策,做到把握时机。应该看到珠海发展拥有不少优势,地理上临近港澳,海岸线长达604公里,岛屿数量众多,素有“百岛之市”的美誉,储备的土地也多。珠三角规划纲要把珠海定位为珠江西岸的核心,明确提出要把珠海建设成为珠江口西岸枢纽。这些都是良好的发展条件和迎来的新机遇,将来随着港珠澳大桥建成、沿海高速轻轨铁路开通,珠海发展令人期待。
记者:出外创业的潮汕人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融入当地的主流社会,成就斐然。作为在经济特区奋斗的潮商,您有何创业经验与我们分享?
林玉潮:我们潮汕人在外面拼搏,坚持的就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的思路一跟不上形势就很容易被淘汰。只有不停地拼搏开拓进取,才能在严酷的市场挑战中站稳脚跟。
回顾创业历程,我认为,作为一个企业家,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心态要调整好,能够自立自强,相信自己,相信团队,相信人才,这样企业才能做得大。要懂得资本运作,手里有一千元要能运作一万元,有一千万元要能运作一个亿。对企业产品的市场定位要准确,注重品牌创建,善于把握时机。要诚实守信经营,依法纳税,一个企业家如果缺乏信用,人品不好,走到哪里都没有机会,怎么努力发展都等于零。企业做到一定的规模,还要懂得奉献,尽力回报社会。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人必须饮水思源,懂得回报。比如为家乡建学校,有学生能考上北大、清华,家乡人才辈出,我会比自己做成一笔大生意更高兴。
记者:这些年来,您曾多次回乡参加汕头的经贸活动,您对家乡经济发展有何建议?
林玉潮:汕头应当加快发展中小企业,做强做大民营经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帮助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在土地、人工、税收方面给予扶持,给予优惠条件,解决水电成本高、土地匮乏等发展瓶颈问题。
汕头作为经济特区,拥有特区立法权,要用好立法权,出台更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职能部门办事效率,为企业发展、项目审批提供更快速、更高效的服务。对具有特色的产品、产业,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加强包装,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在产业规划发展上要有更加清晰的思路,打造一环扣一环的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对出台的政策措施、规划战略,要保持连贯性,确保良性运行,不因人废事。
记者:今年汕头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又迎来了特区建立30周年。您认为,汕头应如何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林玉潮:汕头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市,家乡迎来新的重大发展机遇。我提出以下建议:一是针对汕头人多地少的实际情况,必须合理利用土地,确保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精心进行城市规划,做好整体布局,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把汕头这颗“粤东明珠”打造成为金融中心、高端产业集聚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三是建议潮汕三市加强统筹发展,在交通网络建设、信息互通等方面做好衔接。四是加强环境整治,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强力推进受污染江河的整治,保护好生态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住青山绿水。五是积极探索适应特区扩围后全面发展的社会管理新路径、新方法、新手段,加大执法力度,加强社会治安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六是关注民生,着力解决潮阳等区域群众的饮水难等问题。七是充分利用好特区立法权,先行先试,敢闯敢干,在不违法、不违反国家政策的情况下,做出前人未能做的事,将“特”继续坚持下去,为汕头再次“杀出一条血路”创造环境条件。八是要大力弘扬潮汕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深入开掘潮汕文化底蕴,做大文化产业,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记者:作为联系家乡和珠海潮人的桥梁纽带,今后珠海潮人总商会将如何继续发挥作用?
林玉潮:珠海潮人总商会将进一步团结合作,致力为会员企业排忧解难,并通过探索创建资本金融运作平台,抱团发展、强强联合共同承接大项目,并为暂时有困难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在外的许多企业家,无时无刻不牵挂着家乡,都希望尽自己的能力,为家乡作出更大贡献。商会将致力于为潮籍企业家与家乡搭建联系桥梁,鼓励更多企业回汕投资发展。汕头是粤东的明珠,相信在汕头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未来汕头发展更美好,人民更幸福。
发展足迹
美球集团董事长林玉潮先生于1962年出生在潮阳西胪后埔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读小学至中学,每逢星期天、寒暑假坚持上山砍柴,下海捉鱼虾以帮补家用。由于家庭劳动力少、人口多,是生产队中出名的超支户,1978年高中尚未毕业的他便中途辍学往广州务工,从事建筑行业,在建筑队当杂工,起早摸黑,住工棚,苦活、重活、脏活样样干,就这样一直干了三个年头,此后辗转从事了各项工作。
1986年林玉潮先生辞去公职,大胆闯出一番新天地。从1989年下半年至今,他从事建筑业可以说是一帆风顺。林玉潮先生热心公益事业,捐资助学,扶贫济困。他先后独资捐500万元在家乡兴建后埔小学、西胪镇中心幼儿园及配套道路,建设西胪中学珠海楼,支持教育事业发展。他积极参加拥军爱民共建活动,从2003年开始每年到珠海海岛慰问驻岛军民,受到人们的交口称赞。他还热心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担任珠海市太极拳协会会长职务,捐款40万元支持珠海和汕头两地体育事业的发展,其中有21万用于支持兴建汕头市跳水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