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人的脉搏和中国首个经济特区的命运紧密相连。原本只有一个小广播站的深圳,奇迹般地诞生了中国的第一份经济特区报纸,很快建立强有力的电视广播事业。凭着“杀出一条血路”的“深圳精神”,深圳驶出一支令世人瞩目的报纸、广电新闻联合舰队。作为深圳经济特区的“拓荒牛”、深圳传媒业的“开路先锋”,深圳报业集团的前任掌舵人吴松营,就是这支舰队的“老船长”,也是深圳超级传媒集团的奠基人。
吴松营,澄海人,生于1943年,全国报业先进经营管理工作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曾荣获美国传记学会会长荣誉奖,是中国新闻界享有盛誉的杰出人物。他是在国内外引起轰动的电视政论巨片《世纪行》的总编辑,该片在中央电视台及全国160多家省市电视台多次播放,多家海内外报刊纷纷转载该片的解说词并发表评论。该片还获得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赞扬。
有人说吴松营创造了中国报业的奇迹。他以政治家的眼光、改革家的魄力、实干家的执行力,开创出党报新形式,将《深圳特区报》这份地方党报真正带入全国舞台。1993年,当他入主深圳特区报社时,特区报只是一张刚从对开4版改为两大张8版的地方性报纸,吴松营带领报社员工进行二次创业,探索党报企业化经营管理的道路,并向集团化方向发展。任内的10多年里,深圳特区报版面增加到40多个版,广告收入从起初的6000多万元增长到近6个亿。一份地方小报成为在全国具有广泛影响的大报,甚至还进入中南海,成为极少能拥有这份荣光的地方报纸。
更让人瞩目的是吴松营一手缔造的深圳特区报业集团,以及后来整合而成的深圳报业集团。1999年10月,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在全国报业中较早进行集团化尝试。但这并不让他满足,吴松营并未停止扩张的步伐。1999年,深圳特区报业集团控股和全面经营《香港商报》。2001年,集团创办《晶报》。2002年9月,集团与深圳商报社合并,成立深圳报业集团,这是当时中国内地最大的报业集团。到他卸任时,深圳报业集团已拥有八报四刊,50亿元总资产,5000多名员工,广告收入和经济实力排名全国报业前列,成为全国传媒领域一艘名副其实的“巨舰”。
《中国报刊月报》“报刊名人”专栏曾为吴松营绘制了一幅漫像:“面颜如枣,文采蕴藉,有凛然之躯,豪迈磊落之概。”“目光炯远”、“锐识卓见令同仁折服。”“外严内慈,达观率真”,“竭忠尽智于报业,求俯仰无愧而已。”这寥寥数语,真实勾勒出了吴松营作为新闻实干家、报业改革家、集团好当家的多重特点。2005年8月,在卸任深圳报业集团社长一职后,吴松营辞去深圳市记协主席职务,全面退出了深圳传媒的舞台。如今的深圳报业集团依然挺立在中国传媒的潮头,而作为它的缔造者,他对深圳报业乃至中国报业的影响依然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