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祥、黄华华、朱小丹、王玉发等出席,规划航线通达港澳台
揭阳潮汕机场通航庆典仪式昨日上午在揭阳市举行。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中央委员、广东省原省长黄华华,广东省委副书记、代省长朱小丹,广州军区副政委兼广州军区空军政委王玉发中将,广东省委常委、纪委书记黄先耀,副省长刘志庚,省政协副主席汤炳权等出席仪式。朱小丹在致辞中表示,希望粤东各市依托揭阳潮汕机场加快发展空港经济,推动粤东经济社会发展。
仪式上,中国民用航空局向省机场集团公司颁发机场使用许可证,黄华华与广州军区副政委兼广州军区空军政委王玉发中将共同为揭阳潮汕机场揭牌,李家祥致辞,朱小丹致辞并宣布揭阳潮汕机场落成通航。
李家祥在昨日的致辞中表示,发展民用航空业对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与层次和提高粤东整体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作用。希望揭阳潮汕机场投入使用后,发挥机场的综合服务功能,服务于粤东地区乃至广东全省经济社会发展。
朱小丹致辞时指出,建设现代化机场、加快发展民航业,是我省构建综合运输交通体系、助力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揭阳潮汕机场的正式通航,是我省民航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大盛事,是我省优化民航发展布局、完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又一重大成果。对于促进粤东跨越发展、造福粤东广大人民,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希望揭阳潮汕机场狠抓安全运营和经营管理,力争把潮汕机场建设成为成本控制优、人员效率高、服务质量好、自身特色强的现代化机场。希望粤东各市充分把握机遇,大力完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依托揭阳潮汕机场加快发展空港经济,推动粤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广东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吕业升出席仪式,并代表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讲话。
预计汕头客流降总体客量涨
省机场集团以及揭阳潮汕机场预计,转场后原本占比例较大的汕头客流会略有下降,客流总量则会上涨。并规划开通直达港澳台的航线以及增加以东南亚航线为主的国际航线。
长期以来,由于军民合用、规模小等原因,汕头机场航线少、票价较高,潮汕地区相当一部分客流流失到周边厦门、深圳机场。南都记者从省机场集团了解到,汕头、揭阳、潮州三市旅客中约有30%-35%的散客、一半以上的旅游团队选用其它机场出行。2010年汕头机场部分航线增量后,从客座率及旅客量增量情况分析中发现,存在回头客源,进一步说明潮汕地区存在大量客货源。今年上半年,汕头机场延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完成旅客吞吐量94.5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3.5%,发展势头很好。
揭阳潮汕机场工作人员介绍,此前的汕头机场由于临近汕头市区,汕头客源一直占机场客流的6成左右。转场后机场在汕头设置城市候机楼,力争维持汕头市的客源不流失。而转场后揭阳、潮州两市与机场距离缩短,有望吸引更多旅客,新机场的客源结构将会发生变化。预计搬迁至揭阳潮汕机场后,汕头客源比例可能会略有下降,但仍可能占到总客源一半左右。但揭阳、潮州客源会有所上涨。
规划开航线通达港澳台
省机场集团还透露,揭阳潮汕机场投入使用后,将打造潮汕地区直通全国重要省会城市的空中骨干网。规划开通快速通达港、澳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的航线,开通以东南亚国家为主,连接海外1000万潮汕侨胞的航线,开辟通过穗京沪枢纽机场通达全球的航线以及连接经济最活跃区域城市的航线。
专家支招发展空港经济
需配套与产业齐飞
早在揭阳潮汕机场开通首航之前,发展空港经济就已经日渐升温,成为汕潮揭三市热议的话题。近日的党代会上,揭阳市委书记陈绿平在报告中首次提出打造“粤东发展极”,空港经济、海港经济被列为两大增长引擎。如何立足粤东,依托新机场发展空港经济?专家指出,基础配套和产业对接是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完善基础设施是当务之急
“对机场的空港经济来说,还是与基础建设、腹地经济基础联系在一块儿的,经济基础必须能够支撑、带动机场的发展。”中山大学经济学教授王珺表示,一个地区机场和空港经济的发展,靠的是立体的交通网络。揭阳潮汕机场作为中型机场,还是应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完善基础建设配套上,可以参照芝加哥、洛杉矶等城市的支线机场,在成本低、线路多、交通方便的基础上,承担了人流从区域转运到国际机场的功能,发展得也很好。
揭阳潮汕机场党委书记刘穗华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则表示,空港经济的发展,除了地理、软硬件环境,还与当地政策环境密不可分。比如新加坡,就出台了中转者免签证停留一个星期的政策,大大增加欧美旅客的停留和中转的数量。
产业对接瞄准“高新轻”
“发展空港经济必须要有相应的产业,对航空要有旺盛的需求”。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丁力称,通常来讲,发展空港经济适合的产业,一是旅游业,二是第二产业中体积小、重量轻、附加值高的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即“高新轻”。
丁力还特地提到揭阳当地的传统玉器产业。玉器产品体积小,重量轻,附加值高,也是发展空港经济的合适产业之一。这些产业都要根据当地的产业基础、定位来进行适当的选择。